中华女烈 何筱静

图片

何筱静,原名“何雪晴”,又名“何小静”,广州市番禺沙湾乡北村人,1921年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何筱静兄弟姐妹七人,一个个相继走上革命道路。何筱静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她从小聪明过人,性格倔强。

1934年底,何筱静在家乡读完小学之后来到广州,就读于广州市职业中学。1936年底,由三姐何雪飘介绍,何筱静参加了由时广东地下党领导的广州艺协剧团少年组。

何筱静在少年组是位出色的演员,她排演过《最后一课》、《朱咕力与面包》、《炮火中》等,她所担任的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她对工作一贯严肃认真,她为了自己能像男孩子一样能干,便把头发剪得短短的,换掉裙子改穿工人裤,爬上天架去绑布幕、挂汽灯、吊灯槽,样样抢着干。幕间换景时,她又常常一本正经地站在舞台中央,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唱《松花江上》、《救国军歌》、《全国总动员》等抗战歌曲,赢得了听众的不少掌声。

到农村去,这是当时地下党的号召,何筱静跟随剧团到南海西樵、九江、花县、清远等地去演出,从不落后。即使是在敌机轰炸后硝烟未散的街头进行宣传,她也从不害怕,从不退缩。

1938年11月,十七岁的何筱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39年1月,何筱静随广东省动员会战时工作队一四七队调往粤北韶关,参加了中共广东省委在此举办的党员训练班。此后,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在英德一带开展工作。

1939年春,何筱静奉命来到翁源县香泉水政工工作队学习班。在这个学习班里,能够公开阅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书籍,大家都说这里是“小延安”。1940年夏训结束,何筱静被派往国民党十二集团军151师政工队工作。此时的她名义上是为国民党军队做政治工作,实质上是按照党的指示,到国民党军内发展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官兵宣传抗日,鼓舞斗志,坚定其抗战必胜的信心。

1941年春,皖南事变之后,大批军统特务从重庆调到十二集团军政治部,反共逆流笼罩着韶关。何筱静在白色恐怖下依然坚定机智地执行党的任务,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党内其他同志,布置把宿舍里所有进步书籍立即转移,敦促同志们提高警惕,而对自己可能被捕和牺牲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7月下旬,何筱静在组织通知撤退的途中被捕,随即被押回韶关警备司令部狱中。

何筱静在狱中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不管反动派怎样软硬兼施、逼供、诱供,她坚持不暴露自己的真正身份,对组织内的事更是守口如瓶,使敌人束手无策。

在狱中,何筱静对看守和宪兵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揭露反动派对抗日爱国青年的迫害。一些比较单纯的看守,对何筱静非常崇敬和同情,常悄悄地送报纸给她看,帮她传递消息,放家属进来探望。何筱静在和反动派作坚决斗争的同时,鼓励难友们坚持革命气节,不管谁从牢里放出去,都要继续坚持抗日,都要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无辜青年的罪行。

不久,何筱静被转移到另外一间监狱。这里关押了不少政治犯,其中有一位是即将分娩的年轻母亲,何筱静嘱家人送些面料来给即将出世的婴儿做衣服,还叫家人送些咸菜来给难友们改善生活,看到男牢的难友双脚被铁镣磨出了血,她毫不保留地将自己仅有的两套衣服送给难友作裹脚镣之用。在狱中,她写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长诗《囹歌》,揭露了狱中的非人待遇,深刻地反映了狱中的斗争生活,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概和崇高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后来被她大哥何平探监时秘密带了出来(这首烈士遗作曾刊登于1981年12月18日的《羊城晚报》,收进1982年第二期的《新华文摘》)。

1941年冬,何筱静被转移到芙蓉山监狱。此时,敌人已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家人去探望她时,发现她脸部浮肿并有伤痕,但她的精神状态却一样坚强,她告诉家人:“昨天提审,我骂他们假抗日、真投降,气得他们骂我是共产党的顽固分子。我抗日无罪,我要与他们斗争到底!”

一天上午,何筱静突然听到看守在叫唤她:“何筱静,立即转移!”此时此刻,她心里全明白了。在昏暗的牢房里,她沉着而坚毅地说:“难友们,我走了,你们要坚持到最后胜利,直到法西斯灭亡!”何筱静镇定地跨出牢门,习惯地昂起头,整整衣领,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在芙蓉山上,特务头子丁养光声嘶力竭地叫喊:“一边是自由,一边是死亡,现在是你最后的选择机会了!”何筱静面不改色,理直气壮地说:“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

这一年,筱静年仅20岁。后来,人们称她为“女中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