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钱素珍

钱素珍 1903年 出生于湖南长沙县,原名陈素珍。12岁时随父母逃荒至蒲圻泉口士夫嘴钱家(现赤壁市官塘驿镇幸福堰村一组)。被钱家收为童养媳,改名钱素珍,又名守珍、寿姑。16岁与钱定侯完婚,因家境贫寒,经常挑菜到汀泅桥卖,得以认识共产党员漆吕元,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图片
1926年8月,北伐军攻打汀泅桥,素珍积极参加支酣活动。后由杨希震介绍到县党部,参加县妇女协会篱备工作.钱加入国民党后,被选为县党部妇女部长。同年冬,农民运动兴起,钱素珍回泉口组织成立农民协会,蚊发放脚,穿对襟衣,奔走于神山、西凉吸、钟鸣桥一带,或召开大会,或走村串户,以自已的苦难经历,控诉封建社会的罪恶,宣传革命道理,号召妇女行动起来摆脱枷锁,掌握自己的命运.在钱素珍的宣传发动下,神山、泉口两地相继成立了妇女协会,革命影响日益扩大。
钱素珍在做好农村妇女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做城镇和工厂的妇女工作。她把羊楼洞镇和茶场的妇女统一组织起来,打破厂镇界限,成立妇女协会,使茶场女工革命热情空前高涨。
钱素珍的丈夫胆小伯事,对素珍的革命工作多方阻拦,素珍虽然多次耐心劝说,晓以大义,仍然无效,最终夫妻反目,素珍毅然舍女别夫离家出走。

1927年2月,蒲圻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县妇女协会主任。3月,被选为国民党蒲圻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不久,经共产党员袁国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蒲圻县委委员,分管全县妇女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她刻苦学习,积极工作,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提高很快,短短几个月里,全县发展妇协会员干余人,车埠、新店、羊楼洞、汀泅桥等地成立了区妇协会。钱震珍在蒲圻妇女界享有很高威望,与漆吕元、沈国锁被群众臀为“蒲娇革命三杰”。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保护革命力量,钱素珍连夜步行60余里赶到羊楼洞,召开区党部紧急应变会议,决定将该地人民自卫队30余人集聚带往古塘角驻扎,转入山区坚持游击战。不料分队长徐云青策动士兵哗变,钱素珍机智脱险,及时向县委汇报情况。县委书记漆昌元当即调动县大队与人民自卫军,由钱素珍带领返回原地,缴获哗变队伍枪械,逮捕叛徒徐云青,保存了革命力量。

党的八七会议后,为反击囯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湖北省委决定发动鄂南秋收暴动。为避免遭受更大损失,钱素珍撤离蒲圻,只身前往省会武昌,通过党组织的关系进入第一纱厂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后,素珍积极参与鄂南秋收暴动前的准备工作。根据鄂南特委的布置,决定派县长唐崇礼和她与打进敌军内部的同志秘密协商,筹划兵变。
9月3日,她同唐崇礼在县城西门外和尚岭送子庵庙内与蒲圻驻军一○八团文心钰营的3个连排长(均为我党秘密工作同志)开会,研究秋收暴动的计划,因被敌察觉,连排长当即离开会场。暴动计划受挫,形势发生逆转。她根据党的指示,转移到武昌,通过组织关系进第一纱厂当工人,继续从事工人革命运动。
1928年2月19日,与栾会文、罗素珍等在武昌阅马场一处楼上开会研究工运工作。会议进行到深夜,因叛徒告密,被敌武汉警备司令部逮捕。
敌人为了进一步破获党的工运组织,对钱素珍酷刑审讯。敌人用烧红的铁烫她的嘴和手,用绳子拴住她的头发“坐飞机”,敌人还把她反绑在一根柱子上,用铁丝穿透她的两根锁子骨,又割去她的双奶。
最后,敌人将宁死不屈的女共产党员钱素珍残酷杀害于武昌阅马场,时年23岁。
钱素珍,鄂南无产阶级的妇女运动领导,鄂南人民优秀女儿,为党的事业献岀了宝贵的生命,她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巾帼英烈钱素珍的名字镌刻在赤壁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并被收录进《咸宁英烈颂》。
资料来源:咸宁日报:巾帼英烈钱素珍 百度百科:钱素珍、

图片

武昌阅马场烈士街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