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屏1897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户富商之家。从小没上过学校。1912年,在长辈的主持下,与彭湃结为夫妻。
婚后,彭湃教她识字,讲妇女要争取解放的道理,鼓励她挣脱封建枷锁,求得自身解放。在彭湃的影响下,蔡素屏扔掉了缠足的绷布和小鞋,开始到私塾读书,并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2年夏,彭湃开始到农村去宣传发动农民,组织农会。为了方便彭湃开展工作,在蔡素屏的支持下,他们夫妻俩迁出高门大院的住宅,到原堆放杂物的小屋(后改名为“得趣书室”成为农运活动的中心)去住。
1922年底,彭湃几兄弟分了家,彭湃决定将分得的田契分给佃户,蔡素屏欣然同意,并鼓励说,“这样做,农民就会更加拥护农会了”。佃户有顾虑不敢要田契,蔡素屏又支持彭湃当众烧毁田契,燃烧田契的火焰,使海丰的农会更迅速地发展。
蔡素屏支持彭湃和农友们搞革命的同时,自己也逐渐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主动跟着彭湃深入农村开展宣传工作。
蔡素屏故居
变卖家产,支持革命事业
1923年1月,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县总农会派蔡素屏到赤山乡发动妇女加入农会。为解决农会的活动经费,蔡素屏变卖随嫁的金银首饰作为活动经费。
“七五农潮”发生后,杨其珊等农会干部被捕入狱,蔡素屏天天跑监狱为农友们送饭,坚持了四个多月。
1925年5月10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在广州正式成立,掀起了中国国民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6月7日,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成立,带动海丰进步妇女参加社会运动。
1926年2月,蔡素屏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到海丰县南丰、民生、华民三间布厂开展女工工作,她日夜与女工们在一起,教育女工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并和女工到荣港、鹿境、东芴等农村发动妇女参加农会。
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妇女解放协会恢复活动,蔡素屏被选为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执委。
1928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到处捕杀革命志士。蔡素屏随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撤退到公平山区,转入地下斗争。
撤退到公平后,时局越来越紧张,蔡素屏的家婆周凤劝她前往澳门躲避,但已怀孕的蔡素屏坚定地回答:“我有任务在身,就是牺牲,也不能离开海丰。”
1928年7月,蔡素屏在公平山区刚生下三儿子彭洪,就碰到敌人到革命乡村清乡。在群众的掩护下,蔡素屏和婆婆抱着孩子掩蔽在山中一片茂密的荆棘丛中,躲过了敌人的捕杀。敌人撤离后,蔡素屏就把刚出生的孩子交给婆婆,送到桥东村李如碧大娘家抚养,自己则转移到其他村继续坚持战斗。
1928年9月19日,因叛徒告密,蔡素屏在公平平岗乡被反动民团围捕,即日被押送到海丰县城国民党监狱。狱中,敌人要求蔡素屏登报宣布脱离彭湃和共产党,而她的心中点着一盏道义的明灯,任凭狂风暴雨吹打而不灭。9月21日,蔡素屏被送往县城老车头刑场枪决,壮烈牺牲,时年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