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信安韩秀增:英雄事迹

永清英烈——韩秀增

1948年初,敌人进行春季大“扫荡”之后,永清县环境极为残酷,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敌人在县城北张家务村制造的一起令人震惊的惨案中,就有6名区、村干部被杀害。年轻的韩秀增同志在这起惨案中壮烈牺牲,她的英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韩秀增,乳名新荣,1972年生于河北省霸县信安镇(今信安镇解放街)一个中农家庭。兄弟姐妹五个,姐姐新江、大弟韩东海、二弟韩东来、三弟韩东林。父亲韩凤山,年轻时学会变戏法艺术,以此自谋职业,人称“戏法韩”。他早年赴日本卖艺,1932年回国,1940年病故,全靠妻子韩荣氏拉扯着五个孩子度日。

秀增从小养成一副泼辣、勇敢、机智的性格,她心灵手巧,办起事来干脆、利落。幼年在本村上小学,后因家境贫困辍学务农。父亲去世后,弟弟们还小,因生活所迫,使了人家几口袋粮食,由母亲包办为秀增订了婚,1943年,年仅15岁的秀增就嫁给了比她大十多岁的男人,结婚不久,丈夫对秀增经常进行打骂,说理、反抗均不管用,仍是百般虐待,她几次跑回娘家,把事情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女儿的诉说,怎么会不难过呢?但也只是劝告:“咱们吃了人家的,理短,忍着吧”。秀增对叔伯嫂子郝玉兰无话不讲,一天回到家里哭着对嫂子说:“嫂子,我忍受不了这个气,我总想走,要不也得死,但,坚决不能死在他们手里!”玉兰对秀增说是同情,但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由于忍受不住终日的毒打和虐待,韩秀增于1945年春,逃离了婆家,和本镇马金荣等同志一起参加了十分区三联县在苏桥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他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学到了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增长了才干,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永清县四区工作。她在一次回家时,丈夫闻讯又追来,非拉她回婆家不可,秀增一见气都不打一处出,把枪掏出来往炕上一扔,说:“你来晚了,我参加革命了,你走吧,永远别再来见我!”……

韩秀增参加革命后,在党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从思想上、工作上进步很快,工作任劳任怨,勇于挑重担,很快成为革命斗争的骨干。1946年底,她被调到环境更加复杂的城北二区做妇会工作,从实践中,区领导发现秀增善于联系群众,行动泼辣灵活,斗争英勇顽强,虽说是做妇女工作,但总是常把她放到斗争第一线和区领导及区小队一起活动。这样,她经常接受任务,到城北附近的东、南八里庄一带侦察敌情,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任务一到手,拿起枪来飞快而去,每次都是出色地完成任务,根据她各方面的表现,不久即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

她入党以后,工作更加积极起来,经常和同志们一起深入到各个村庄,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妇女参加土改运动,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时间不长,由于敌人反复进行扫荡,环境越来越艰苦,韩秀增面对这一严重局势,充满胜利信心,同时做好迎接更加残酷斗争环境的准备。1947年冬季,因秀增常在风雪天外出活动,把脚冻坏,走路困难,她一直坚持斗争。一次她去东八里庄村找马金荣同志配合搞土改,当马金荣介绍了这个村的复杂斗争情况后,韩秀增张口便道:“我们一要太高警惕,二不要怕!”并说:“形势有万变,但不论如何,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咱们不能变”。随之,有一手好活计的秀增将“革命到底”四个字纳在自己的洋布袜底上,给马金荣也纳了一双,并指着这几个字郑重地说:“干革命就得要这样!”她们就是照此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地奔波着、工作着……

韩秀增对敌斗争勇敢,在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上也有一套,独立工作能力强,能说会唱。在二区,她跑遍各个村庄,有时扎入老大娘和姐妹群中,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动员她们走出家门,参加对敌斗争;有时组织召开村干部和民兵会,讲形势,发展武装,动员起来消灭敌人;有时深入到学校给师生上政治课,教唱革命歌曲。乡亲们说:我们爱听小韩讲话,简单明了,一听就懂。她走到那里,都深受人民的爱戴,在她常住的张家务召开会议时,外边都安排人为她站岗,她还有个习惯是,经常夜里半夜里走。一天夜间,她给村武会的人开会时讲:“我从小也很苦,对敌人非常恨,参加革命是为了保国、保卫人民,咱们要跟国民党战斗到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享幸福!”……。说完,天还没亮,又跟武工队走了。她还曾几次到北大王庄等小学,进行形势教育,教学生唱歌,大家都听入了神,下课后,同学们拉着她的手不让走。

战争年代,在多变的斗争形势中,韩秀增锻炼出机智果敢,敏捷应变的能力。1947年下半年,形势日益紧张,区委书记高占山同志的家属张秀珍带着孩子被安排在孟各庄、曹官营一带居住,韩秀增有时也到此工作与张同住。一天深夜,她从外边高兴地回到住处,张刚一问,韩即答:“我是从县城跟前摸清了敌人的活动情况后,向区领导作了报告才回来的。”还说:“这是党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有一天,韩秀增同张秀珍等同志住在曹官营村,突然被敌人包围。在这紧要关头,秀增脸不变色心不跳,与房东老大娘等共同定好计策。敌人进院后,大娘便对秀珍说:“这是我的儿媳妇”,回头又指秀增说:“这是我闺女”,话音刚落,秀增速从秀珍手里抱过孩子突然向外走去。这时,房东忙着给敌人切西瓜。这样,避开敌群,脱离险境。

1948年初,韩秀增服从组织上的决定,继续留下来,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地区工作,在群众的掩护下隐蔽活动。就在这年的3月14日,韩秀增和区青年干部崔志华正在张家务村开展工作,天刚一亮,有北大王庄、曹家务、姚马坊等伪大乡一百余人,由陶俊芝、陶绪等人带领,突然将村子包围,韩、崔闻讯钻入该村北地洞躲藏。由于洞口被暴露,敌人将地洞包围起来,强迫村民把洞口扒开,并驱赶他们进入洞内,此时发现洞里有人,敌人向里喊叫:“你们快出来吧,不然就要往里扔手榴弹了!”、“再不出来就要开枪了!……”妄图逼迫洞里人投降。韩秀增很快意识到情况十分紧急,突围已不可能,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革命意志毫不动摇,宁死不屈,在敌人疯狂喊叫中,只听洞内“砰”的一声响,韩秀增已举枪自杀殉国,当时年仅22岁。

当人们把秀增的尸体从洞内弄出后,凶恶的敌人将她上衣解开,只见鲜血还从心口窝往外流着。随后将尸体抬到街里,敌人又用车把她的尸体和其他被捕的我区、村干部一同拉到南岔口村,对其进行惨无人道地暴尸后埋在该村。

在张家务当把尸体抬上车时,韩秀增的鞋掉了一只,人们发现她袜底上纳有“革命到底”四个闪光的字样。目睹了这一情景的村民百姓,都感动地流下了泪。

韩秀增同志正是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诺言。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