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被敌人剐去双乳的新四军女烈士

对于一些意志坚强的新四军战士,从容就死真的不算什么,在句容就能举出很多例子,如巫恒通、徐明、王妞妞等,但像孙晓梅、柳流、王喆这种抵住敌人各种诱惑,甚至被扒光衣服百般羞辱亦不屈服,最后被变态的敌人剐去双乳惨死的,有的死后不知埋骨何处的,真不多见。他们有的死在日本人手中,而有的则是死在国民党手下,人有男女之别,而禽兽都一样…

雨花英烈孙晓梅

她和句容最著名的女烈士郭纲琳都是是雨花三十英烈丛书的代表之一,能使双枪,为了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她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是一个有理智和勇气的青年。我不会被人家利用和愚弄,我有我的人生目标、理想前途,我决不会让自己盲目的陷入黑暗的深渊里去;我有我天赋的顽强心,我不怕任何压力威胁、非议;我能毅然的打碎封建礼教所束缚我的镣铐。我所要的“名”和“利”,是大众所需要的“名”和“利”,我并不稀罕个人“名”和“利”。“全忠不能全孝”这是后来的忠诚义士的名言。母亲!请原谅我不能如你所愿,让我去做封建社会下的牺牲品……”

孙晓梅(1914—1943),女,乳名小妹,又名小蛮、肖曼,富阳龙门人。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初任小学教师,因受进步书刊影响,倾向革命,主张男女平等。曾带领本族女学生闯进祠堂,反对妇女不能参加祭祀的封建族规。

1930年,孙晓梅参加中共富阳县委领导的“五一”暴动准备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力于宣传抗日及减租减息运动。1938年10月,步行至皖南参加新四军。初在军部教导总队学习,结业后,被派至军政治部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组工作。1940年夏,奉命奔赴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民运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中共镇丹、武进县委妇女部长。次年10月,调任长江工作委员会委员,曾护送新四军第六师师长谭震林等安全渡江北上。

1941年6月,孙晓梅奉调离开山北县委,去东路开辟工作。1941年年底,孙晓梅调往中共长江工作委员会。1942年5月下旬,她在高资活动时,正碰上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要经高资渡江去江北,茅山地区的汪大铭、朱春苑、樊绪经、洪天寿等几位地、县领导干部也随同渡江,去淮南华中局学习。为保证领导渡江的绝对安全,她就主动参加护送的准备工作,接连两次到对江仪征联络北渡路线,为领导同志的安全渡江作出了努力。

1942年10月,孙晓梅调路南,任镇丹中心县委民运工作队队长。1943年3月,日伪开始大规模“清乡”,长江工委划归茅山地委直接领导。为适应反“清乡”斗争的需要,组织上又将孙晓梅调回长江工委,到镇句县宝华区一带搞秘密交通工作。

4月27日,孙晓梅护送一批干部北渡后,于返回驻地途中,在句容县营仿镇(今龙潭防村,抗战时期,龙潭部分地区属于句容)被日本侵略军宪兵队的特工人员所捕。

日本宪兵队长本木听说抓了个新四军女干部,欣喜若狂,他打起了如意算盘:只要能撬开她的嘴巴,就可获得苏南新四军的活动情况,这样,肃清苏南抵抗力量就指日可待。于是,一个软化诱降孙晓梅的计划在本木头脑中构思完成了。

本木匆匆走进刑讯室,瞄了一眼被打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的孙晓梅,对特工人员呵斥道:“蠢驴,还不快松绑,对小姐怎能如此无理!”他边骂边转向孙晓梅,脸上堆起笑容,说道:“下人粗蛮无理,请小姐谅解。”说罢,把孙晓梅引到了客厅。

客厅里,摆着一桌丰盛的酒席。本木躬身向孙晓梅解释着:“我略备酒菜为小姐压惊,请小姐入席。”

一见这阵势,孙晓梅马上领悟了其用意,怒火中烧,手指本木斥责道:“你们这批侵略者,掠我领土,屠我同胞,无恶不作,妄想让我背叛祖国,做你们的帮凶,那真是白日做梦。”随即,孙晓梅掀翻桌子,酒菜撒了一地。本木见诱降无望,恼羞成怒,声嘶力竭地嚷道:“你的死了死了的,推出去斩了。”

敌人把孙晓梅押到了日本宪兵队的行刑场——南京附近的龙潭虎凹,摆出一副杀气腾腾的行刑架势。本木握着一把明晃晃的屠刀,在孙晓梅面前晃动,“你现在说出新四军在这一带的活动情况,我还可以放了你,否则,就不客气了。”

孙晓梅昂了昂不屈的头颅,凛然地说:“要杀要剐,随你的便,但休想从我嘴里掏出只字新四军的活动情况!哪里有日本侵略者,哪里就有新四军。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一定会把侵略者统统赶出去。抗日必将胜利,你们的末日不会远了。”

本木连连受挫,暴跳如雷,又对孙晓梅施行了惨无人道的酷刑。刽子手上前一把撕掉孙晓梅的上衣,然后穷凶极恶地把孙晓梅的双乳剐掉……

“磊落倔强肝胆,壮气彰八荒”。孙晓梅壮烈殉国,年仅29岁。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追认孙晓梅为革命烈士。

她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是一个有理智和勇气的青年。我不会被人家利用和愚弄,我有我的人生目标、理想前途,我决不会让自己盲目的陷入黑暗的深渊里去;我有我天赋的顽强心,我不怕任何压力威胁、非议;我能毅然的打碎封建礼教所束缚我的镣铐。我所要的“名”和“利”,是大众所需要的“名”和“利”,我并不稀罕个人“名”和“利”。“全忠不能全孝”这是后来的忠诚义士的名言。母亲!请原谅我不能如你所愿,让我去做封建社会下的牺牲品……”

孙晓梅(1914—1943)

女烈士周喆

周喆(1921~1942),女,湖南醴陵人(句容党史办去函至周喆家乡调查周喆烈士是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镇人,即湘潭县城),学生出身,中共党员。参加革命后随新四军到皖南,在南陵县的三星、童村街一带搞民运工作,后任南陵县委妇女部长,1940年曾在长滆地区工作。民国30年调至江宁,任江句县委组织部长。

此时,日伪军正在江宁到处设立据点,频繁进行扫荡,她为了开展工作,扮得像村姑一样,出入农民家中,宣传抗日救国、组织起来的道理。她积极参与区乡组织农会、妇救会、递步哨、民兵等工作,并在斗争中发展共产党员。她在赤山区发展的党员,建有4个党支部。

19421年1月17日,青龙山地区土桥伪自卫团长徐茂隆率兵100多人,纠合黄梅桥、汤山伪军,进入青龙山清剿。当天晚上,县委书记陆纲等人带了一个 班过此住宿,第二天早晨发现被伪军包围,陆纲当即指挥大家突围转移。周喆因身体不好,走不快,在敌人搜索中被捕,被关进土桥敌牢。

伪自卫团长徐茂隆想从她口中掏到口供,百般对她进行利诱,但她以严词斥责来对付敌人。敌人又用严刑拷打和烧红的铁棍烙她,逼她说出中共党组织的情况,但她志如钢铁,坚不吐实。她被押送到句容县伪政府。她在回答伪县长提审时,理直气壮地说:“我在上学时就信仰共产主义,至死不会改变,叫我反共,绝办不到。”她义正辞严,使伪县长无言以对。

接着,她又被日本宪兵队提去审问,日本宪兵对她施行种种酷刑。她痛斥敌人,坚贞不屈。最后,日本宪兵割掉了她的双乳,用棉絮裹住她血肉模糊的身体,用刺刀捅,就这样,她牺牲在句容西城墙脚下(今与新世纪广场一路之隔的步行街),时年21岁。

周喆英勇就义前,除高喊口号外,还高唱革命歌曲:“同志们!向太阳!向着光明的路,你看黑暗被消灭,万丈光芒在前头…”

随着城市改造和历史变迁,周喆原来埋骨的地方早已找不到,而在江宁县土桥乡柏树大队周喆烈士陵墓仅仅是她的衣冠冢。也应了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无恨客他乡。

下面带大家看看当年伪江苏警务处呈内政部资料和敌人的审讯笔录吧!

1月19日下午2:00笔录:

问:你姓何名何?

答:姓周名喆。

问:你今年若干岁,什么地方人?

答:21岁,湖南醴陵人。

问:你到句容县境几年了?

答:我民国二十九年(即1940年)来到句容服务新四军,担任宣传活动地区在江宁句容赤山一带工作,共约三年,

问:你既是受过教育的人,自当觉悟,从事和平工作不必为共产党作牛马。

答:在学校时我即加入共产党,至死不改变的。

问:你既然来此我可优待,俟你觉悟,我再问你。

答:若教我来反共,我是做不到的。

问:马上警备队(友军)教人来带你去问话,你去吧,俟友军问后我再问你吧。

答:是的。

(周喆按手印)

群冠之芳——柳流

人生格言:真正的妇女解放只有在没有剥削的社会里。

柳流(1918~1940),女,原名刘冠芳,上海吴淞镇人。柳流没有兄弟姐妹,她是两房合一房唯一的一个女孩,是母亲和姨母共同养大的,她参加革命,一旦死亡对家庭意味着什么,现在想想都凄惨,但她还是毅然参加革命,这种精神让每一个读她故事的人,内心都会难以平静。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柳流母女到上海表兄家寄居。她激于爱国热情,积极参加各界爱国人士和社会团体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并参加新文学研究会,到伤兵医院教授新文学。上海沦陷后,她进入由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后为上海社会科学专科学校)学习,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文艺活动,成为学生会领导骨干。

1939年夏,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为使同学们阅读进步书刊,由学生会筹办星星图书馆,征集到上万册图书,分类整理编目。柳流到图书馆帮助工作。秋天,星星图书馆移到浦东大厦,改名星星书报流通社,她担任负责人,并任讲习所会计。讲习所创办《学习》半月刊,她任发行人和会计。是年冬,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创办一所莘莘夜中学,为筹集办学资金,公演《母亲》、《求婚》、《张冠李戴》等话剧,柳流扮演高尔基《母亲》一剧中的母亲,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好评。演出后,她在《学习》上发表体会文章,认为“真正的妇女解放,只有在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里才能实现”。1940年初,租界工部局突然传讯《学习》半月刊柳流及人员,警告不准刊登抗日和“左”倾文章。

1940年春,经组织决定,柳流和刘静随同钱敏到茅山抗日根据地工作,受到苏皖区党委副书记谭启龙、妇女部部长章蕴的接见。她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团,随队到句容蔡门一带开辟工作。蔡门地处敌我边缘,靠近敌伪据点,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工作十分困难。时值春荒,群众缺粮断炊。她和工作队组织农抗会、妇救会,发动农民向地主王长荣借粮,以此开展工作。她还帮助组织抗日游击队,派人潜入敌据点,搜集情报,破坏公路、桥梁,开展抗日斗争。是年秋,新四军主力北渡长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趁机侵入茅山,制造事端。是年9月27日,柳流和句容县委组织部长陈天,得到内线情报,决定转移到中心区丁庄去。

在转移途中,夜经寡妇桥时,遭遇国民党顽固派、镇江专员钟钟山人马,柳流和通讯员潘忠诚、杨庆山一起落入敌手。柳流被捕后,国命党镇江专署专员钟钟山大摆筵席,利诱威胁,迫使她屈服投降,但她正襟危坐,丝毫不为所动。此时此刻,她已经做好为革命献身的准备。9月28日,柳流等人被转押到茅山以北墓东大队地主贡九洲的柴房里。当天晚上,柳流被钟久山绑在地主厅堂柱子上,国民党反动派对她进行严刑拷打,逼迫她交出干部名单。柳流痛斥敌人:“你们要我背叛革命,那是妄想!”“你们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绝没有好下场。”敌人侮辱她,叫她唱歌,她就高唱国际歌。9月29日凌晨,敌人将柳流、潘忠诚、朱世松三人押到准备下毒手的地方,他们先是枪杀潘忠诚,接着活埋朱世松,然后恐吓柳流。敌人见柳流不为所动,便剥了她的衣服,割了她的乳房,柳流羞愧难当,继续痛斥钟钟山之流的无耻行径,敌人无计可施,将柳流枪杀于茅山墓东大队冷水涧金鸡垄的松树林中。

党组织为了纪念柳流烈士,发扬烈士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心县委、句容县委分别召开追掉大会,春城、行香等地也召开了追掉会,烈士英名传遍整个句容。时至今日,在柳流烈士牺牲的地方墓东一带,老人小孩大都会说她的事迹。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她,还把她埋骨的那个山岗叫柳流山。

1982年10月,句容举办新四军老干部座谈会时,抗战时期担任中共句容县委书记、茅山地委书记的李广,他因事未能出席,让人转交来的一封信中特意哀悼的三位烈士:一是悼念巫恒通烈士;二是悼念柳流烈士;三是悼念徐明烈士。李广把柳流摆在了曾任茅山地委书记徐明的前面,可见柳流在老地委书记心中的记忆有多深刻。

柳流(1918~1940)

1 个赞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