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先觉,巾帼楷模——何小静烈士
作者:巾帼颂
弃学从戎
何小静,又名何筱静,原名何雪晴。番禺县沙湾乡人,生于1921年。父亲何璧若是一名西医师,母亲刘氏是一般家庭妇女。1928年至1933年,小静在番禺县沙湾乡德明小学读书,1934年考取中学到广州上学,1936年小静读初二时就参加了由中共领导的学校艺协团少年组,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由于她长得十分美丽动人,被同学公认为“校花”,所以被选中扮演《陈列室》剧中大汉奸汪精卫的美妻陈璧君角色,公演后一时轰动羊城。1937年,她与方诗承发起筹备成立广州少年抗日先锋队。1938年1月8日,少年抗日先锋队在广东省民众教育馆礼堂举行成立典礼,方诗承担任总队长,小静任副队长。
同年秋,由姐姐何雪飘(中共地下党员)介绍,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建立的佛山大沥社会教育实验区的工作,并在其机构中任干事。不久,广州就沦陷。17岁的小静带着14岁的妹妹何芸同时弃学参加了抗日队伍。加入共产党后即被调到韶关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在粤北举办的第三届党员训练班。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政治特派员室政治大队,从事对国民党官兵的抗日宣传教育工作。1940年又派往十二集团军151师政治队工作,不久再升调集团军政工总队工作。小静的组织能力、工作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加上她漂亮、大方、活跃,更令人喜爱。
不幸被捕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战一开始就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40年冬,从重庆调动大批特务来到韶关,在第七战区加强反共的罪恶活动。1941年发生了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公开竖起反共的旗帜,在广东也掀起了一股反共逆流。在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内开始清党运动,所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统统被捕、被杀。
何小静的直接领导者廖锦涛(中共地下党员、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团长)首先被叛徒出卖杀害。何小静得到消息后立即冒着生命危险通知党组织及另一位负责人钟紫同志。当时韶关处于一片白色恐怖的气氛,许多进步人士及其家属都被抓进监狱活活打死或杀掉。只有20岁的何小静,白天仍在十二集团军部工作,晚间主动保护钟紫的人身安全,将自己住所搬到钟紫住所附近,钟紫每夜外出,小静必随其后。那时小静和钟紫的共产党员身份均未暴露,但钟紫已引起敌人的盯视。钟紫每次都对小静说:“你别跟我,我已被注意了,抓了我也不会放过你的。”小静说:“我就怕你被抓走了连个通风报讯的人都没有。”
1941年7月下旬,党组织通知小静必须马上离开韶关,否则有被捕危险。她以去广西桂林探亲为借口向集团军政治部请假离开了韶关。后由于叛徒出卖,小静终于在赴桂林途中于衡阳被特务逮捕。随即押回韶关,关在国民党第七战区监狱里(韶州北门奋勇巷的广府义庄)。
裸体受审
由于第七监狱内关的都是社会上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而何小静却是工作在十二集团军的政治部里,所以就把她当作国民党军人中的罪犯转押到设在韶州西河芙蓉山上芙蓉庙的第七战区和第十二集团军军事法庭军牢里受到军法惩处。
因为小静长得很美,从法官到狱卒都为她的姿容而倾倒,谁都希望能得到她做太太或情人。所以刚上芙蓉山时,小静受到特别的优待,吃的和当官的共锅,睡的独自一间小房。法官还不时亲临她的牢房来“问寒问暖”,或找她“谈心”,说只要她肯供出地下共产党的组织和负责人,马上可以恢复自由,并娶她做太太,享尽人间富贵荣华。
何小静每次都对他们说:
“你们别再白日做梦,我何小静宁可嫁个乞丐也不会做你们这种人的太太,我宁愿一死也绝对不会做叛徒!”
这些家伙见何小静不吃软的就来硬的,多次想奸污她,都被她的严厉警告所吓倒:
“你们明知这是军事法庭的监牢,你们强奸了我,除非立即将我整死,不然我非要告你们触犯军法不可,到时你们也要被关进这牢房里。”
无奈,敌人只好将何小静关在集体牢房里。女牢房里有二十几个人,何小静如同回到自己姐妹身边一样高兴,天天唱歌,夜夜给大家讲英雄的故事。哪个女同胞病倒了,她热心照料;哪个女囚悲观失望,她就跟她谈心,鼓励她坚持到底,一定会有出狱的一天。她还公开在狱中宣传抗日无罪、救国有理,要大伙坚持斗争。
狱方对何小静的革命活动恨之入骨,一次次对她鞭挞惩戒,何小静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她毫不屈服。有一次,何雪飘姐姐和何芸妹妹上芙蓉山监狱探她,见她满身红肿,伤痕累累,两姐妹就隔着牢网抱头痛哭,小静反而安慰姐妹说:
“不要哭,你们哭他们更会笑。父母给我们的身躯不像一般人。有些软骨头一见皮鞭就散架,我们是越打越坚强,就像钢铁一样经得起千锤百炼!我请求你们以后不要再来看我,以防不测连你们都受害。”
她的哥哥何平(也是中共地下党员)知道妹妹关在韶关也来军牢探她,她见哥哥后偷偷地把一团纸塞给他,叫他赶快下山。
军事法庭鉴于何小静的“罪行”和狱中表现,决定就地公审“以儆百猴”。这班家伙竟丧尽天良,将何小静剥得一丝不挂推上审判台。他们认为何小静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赤身裸体被审,一定会丑辱难当低头“认罪”。
想不到何小静一点羞耻感都没有,她挺着胸膛走上审判台,像一尊维纳斯塑像一样面对着台下的“观众”。这些国民党官兵大多是豺狼加色狼的本性,目睹这样一位冰肌玉质的美女胴体,个个都目不转睛地盯视,贪婪的色眼眨也不眨一下。所有狱卒,甚至伙夫都出来观望。法官还嫌“观众”不够多,最后竟然连所有“囚犯”都押出来,让他们也看看这女子的最终“下场”而“杀鸡儆猴”。
何小静倒觉得这是个宣传抗日救国的最好机会了,是审判国民党反动派的最好地方了。当审判官宣布完她的“罪行”后,问她是否认罪悔改时,她理直气壮地说:
“大家都知道,军事法庭是专门审判触犯军法的罪犯的,今日是军事法庭审判我,我首先要问,这种耻辱女性的裸体审判是否符合国军的军法?第二,自我被关进这个军牢以来,你们这些法官,竟然多次想要奸污我,试问,你们要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
何小静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都投向那几个“执法官”身上,使得他们狼狈不堪无地自容。
小静又继续说:
“一个人的肉体是自然之物,没有什么稀奇罕见,不过,拿一个失去自由的女子来当众出丑,这只能表露作恶者的内心肮脏和卑鄙。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和姐妹,如果别人也用这种卑劣手段对待你们的母亲和姐妹,是不是也会淫眼不眨地观望?今天大伙已经看清了我的肉体,我觉得还不够,我还要掏出我的心肝给大家看看。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杀人如麻,企图灭绝中国人,最后把中国领土夺过去,稍有一点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都不会容忍那些狗强盗。我不知道在座的法官有几个是真正的中国人!……”
那几个狗东西不能再让何小静宣传下去了,立即就将她押走。
剖腹沙洲
1942年3月的一个晚上,在韶州城南端的沙洲上(今海关大楼附近),几支手电射出幽灵般的光束,在这当时还是荒芜的沙洲上,几个国民党军牢里的刽子手正押着何小静准备秘密处决。
“小姐,如果你想活下去,我们还可以给你一条生路,不过一定要听我们的话。”
一个刽子手托了一下小静的下巴,如饿狼一样就去亲小静的脸蛋,想不到这位生命都已握在他人手中的弱女子,竟猛然一腿飞出,正好踢中那色鬼的阴部,“哎呀”一声蜷缩在地上。几个刽子手立即上前将小静按倒,扒上衣、扯裤子,七手八爪就将小静剥得精光。
“小姐,你要死也要争取死得舒服一点,如果你能配合我们,在这里给我们几个兄弟占点便宜,我们一定让你死得舒舒服服。”
何小静一句话也不吭,蔑视的眼光比刽子手射出的手电光还强烈。这几个畜牲无非是想在她身上捞点便宜,对畜牲说半个字都是多余的。而这几个豺狼是不甘心放弃这一餐“美味”的。据说杨贵妃死了,仵作佬都不放过她,结果人类的性病就从此而发生。现在这个活生生的“杨贵妃”,哪能让她在自己手上死去才来享受呢?
第一个强奸者就被小静狠狠地咬了一口,第二个压下来,小静就拼命挣扎,用脚踢、用嘴咬。
几个暴徒无法得逞,气得恼羞成怒,结果抽出刀子剖开何小静的腹部扯出肠子,又捅开她的胸部掏出心脏。一位才二十岁的女子就这样光荣牺牲了。
这一悲惨结局,是小静的大哥经过多方探访,才于1943年获悉的。
何小静被杀害后,有几个进步人士(至今仍查不出具体人氏)就偷偷将尸体收藏起来,然后做了一副棺材将小静秘密埋在芙蓉山上,并随之埋下三块大石碑以便后人作考证之物。因为在当时形势下,不可能公开为小静修墓立碑。此事一直不被世人知晓。直到1993年,芙蓉寺光峰和尚要扩建寺庙,请来一部挖掘机推土平山时,挖出不少墓葬,其中在一座坟墓里起了三块石碑。一块横额刻上“女中先觉”四个大字。其余两块是一副挽联:
求民族自由廿载奔劳实践武侯两句话
争妇女解放半生努力堪称巾帼一完人
光峰和尚除将所有墓中的尸骨集中重埋一个地方外,就将这三块石碑扔在一墙角处。他想这墓主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女性英雄,不然就不会有“女中先觉”、“堪称巾帼一完人”的崇高评价。但他一直不解碑联的全部含义,经请教过许多人也没能弄通,所以就无法确定墓主是何时何地何人。
直到1999年,光峰和尚见到笔者,要求我考证一下这墓主到底是谁。我立即到市图书馆查阅了韶关所有的史料、资料,凡是在粤北牺牲的本地女性及外籍女性的籍贯、年龄、牺牲地点统统罗列出来,最后确定此墓主是何小静无疑。于是又走访过一些老革命和民政局退体干部,一致认为此推断正确。
理由之一:
联中“廿载”两字是指二十岁。何小静牺牲时正好二十岁。
“武侯”指孔明,“两句话”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半生努力”指小静从十来岁起就为“求民族自由奔劳”,也曾经从事过“争妇女解放”的事业。她能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始终表现出“女中先觉”、“巾帼完人”的本色。
理由之二:
何小静牺牲在韶州,又是关在芙蓉山上的军牢里,如有人收尸,埋在芙蓉山上是最近的地方,又是最恰当的。
后来,笔者建议光峰和尚设法在芙蓉山上为何小静烈士重修一座墓或建一座纪念碑,将那三块石碑嵌在墓前供人瞻仰,让千秋万代不要忘记这位“芙蓉仙女”的英雄事迹。光峰师即表同意并托我设计出一座纪念碑的草图给他。至于此愿可否能实现,估计非一个和尚力所能及的,如果没有韶关市政府的支持,小静的英灵恐怕难以告慰。
囚歌永唱
前面已经提到,大哥何平曾亲自上芙蓉山军牢里探望过妹妹小静,当时小静偷偷塞给他一团纸,叫他马上离开韶关。那团纸写的就是小静在狱中作的《囚歌》。何平于1943年获悉妹妹已经被杀害后,即将此消息及《囚歌》送给党组织。
1982年是何小静烈士牺牲四十周年,先是《羊城晚报》首次将小静的《囚歌》公开发表,接着《新华文摘》马上转载,并作了极高的评价。1984年5月,何小静烈士的塑像和革命斗争事迹在番禺市举办的“番禺历史人物”展览室内展出,不少观众为之感动得落泪。
现将《囚歌》敬录,藉此以表达笔者对何小静烈士一种深深的敬意和缅怀。
A 、序
这儿是需要个性的解放,
但不是卑性者的昏狂。
这儿荡漾着但丁神曲底热浪,
并不像秋夜里,
古庙钟声的荒凉。
沉重的狱门,
关不住深遂的心。
正如孤独地悲泣于无人的原野,
微风就是唯一的抚慰了。
像南归的北雁,
在空中滑过。
心儿是这么的累快、
安静与崇高啊!
B 、看太阳
每天,
当第一道阳光,
透进了狱门,
囚徒们知道,
天亮了。
于是,
爬起来,
唤一声,
到厕所去!
厕所,
有比牢房还清新的空气,
而当走出厕所,
看看刚出的太阳。
太阳是那么鲜红而娇艳呀!
太阳不是我们的。
我们要太阳。
C 、开饭
饭来了!
饭的热气,
饭的香气,
刺激起疲倦与饥饿。
“又是焦饭!”
“又是馊饭!
你妈的,
狗娘养的!
斩千刀的!
打他!打,……打呀!”
一阵怒骂,
也夹着怨恨啊!
无可奈何地咽下去了!
心,
埋藏着仇恨,
与血泪,
深深地,
深深地。
D 、唱歌
歌声,
从幽暗的狱房,
飘荡起来了,
是那么的……
“喂,
低声点,
狗头干涉啊!”
而歌者,
似乎没有听见劝告,
依然是,
纵情地唱啊
谁能压制这
高扬着的
——复仇底号音。
“不要唱!”
狗头在吼叫!
轻轻地飘着,
轻轻地飘着。
歌者,
有说不出的仇恨!
而当最后的一道阳光溜走,
狱房里还飘着:
“我们的歌!”
狗头愤愤地骂:
“谁都斩不断你们的歌啊!”
E 、读报
“报来了!
读报呀!
读报呀!”
于是
围拢起来,
张着耳朵,
读报者用他的枯涩的声音,
说出了
太平洋上的恶浪,
法西斯魔鬼的疯狂。
说出了
反侵略的火的燃烧,
正义者底号音的吼声。
而当读报者停下来,
却有人在
下棋,
或想着亲人。
F 、捉虱子
从肮脏的衣衫,
把它捉下来了,
你这黑色的吮人鲜血的
小动物啊!
想把我们枯槁的
身躯内的鲜血
都吮得净尽么?
把它放在手中间
“啪”的一声,
消灭了这吮血的黑色动物,
像对敌人一样,
没有一点宽恕。
G 、病
病了!
病的恶潮,
袭击着
这幽暗生活里
苦难的人!
“痛啊!”
“我也头痛,
还有
骨痛和伤风!”
一个接一个地,
病了!
纵然没有医
也没有药,
但有坚毅的心。
而当开水
粥
摆在病人的面前,
病者,
感到囚徒爱护囚徒,
比情人还热,
比母亲还关切!
H 、讲故事
夜来了,
狱门内,
无际的黑暗。
“讲故事呀!”
围拢起来了!
都说:
“我们喜欢听抗日的英雄故事,
我们喜欢听人民的苦难,
也喜欢听水浒传里草泽的英雄!”
于是,
讲故事成了晚上的功课,
一晚继续一晚。
今天我们自己听自己的故事,
明天,我们将把更多的故事,
讲给受苦难的人们听!
I 、尾声
狱门倒了,
都冲出去呀!
难友们!
昨天我们是
被压迫的囚徒,
今天,
我们要站到
太阳底下啊!
一九四一年于曲江狱中(韶关芙蓉山军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