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孙晓梅

图片

富阳龙门古镇,在一大片白墙黑瓦、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建筑群中,有一幢马头墙高耸、楼屋参差的民居,它是革命烈士孙晓梅的旧居。

鹅卵石铺就的古村道,清澈的龙门溪水从屋旁潺潺流过,1914年,孙晓梅出生在这个院子里。西边的小厢房,就是她的闺房。这是一个几代书香的大家庭,孙晓梅从小十分喜欢阅读诗书,乳名小妹,又名小蛮,后读唐诗"杨柳小蛮腰"句,知小蛮为白居易之歌姬,遂改为肖蔓。孙晓梅受当时新思想的影响,向往民主和进步。自幼在母亲的教导下读小说,11岁时就读高小、13岁高小毕业,后又有计划自学了初中各门课程。

1930年至1937年间,到本县陆家村驯雉小学、龙门小学、骆村小学、杭州横河小学任教,因受进步书刊影响,倾向革命,主张男女平等,曾带领本族女学生闯进祠堂,反对妇女不能参加祭祀的封建族规。

1937年上半年,孙晓梅在到杭州横河小学任教,"七七"事变激起了她的抗日救国热情,她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时势教育,联络爱国教师和进步青年,寻求抗日救国道路,还在《东南日报》《民国日报》发表散文、杂谈,宣传抗日。

1938年10月,孙晓梅接到堂弟的来信,她的堂弟从延安抗大毕业后分到新四军总部。堂弟要她动员家乡青年参加新四军。孙晓梅说服母亲,带领几名进步青年,化妆成难民,步行到安徽,参加了新四军。参军后,她进入军部教导总队学习,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军政治部所属的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组工作。

1940年夏,奉命奔赴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民运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6月,孙晓梅奉调离开山北县委,去东路开辟工作。1941年年底,孙晓梅调到中共长江工作委员会,担任政治交通,她的任务是打通长江南北两岸的联系通道。孙晓梅胆大心细,时而扮作农村妇女,时而装成小商小贩,经常穿越封锁线,出入敌占区,递送文件,联络工作,有时还护送来往的干部,或者购买的军用物资,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她果断、泼辣和无畏的工作作风,深受人们钦佩,不少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赞她是女中丈夫。

1942年5月下旬,她在高资活动时,正碰上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要经高资渡江去江北,茅山地区的汪大铭、朱春苑、樊绪经、洪天寿等几位地、县领导干部也随同渡江,去淮南华中局学习。为保证领导渡江的绝对安全,她就主动参加护送的准备工作,接连两次到对江仪征联络北渡路线,为领导同志的安全渡江作出了努力。

民国31年6月8日,和尚洲伪自卫团团长、中共特别党员陈安义突遭暗杀。次日,工委研究决定惩办凶手任小洪、徐小二。工委书记彭炎亲率人员飞舟前往和尚洲。孙单身上岸,诱出任小洪上船,押至焦山,审讯后镇压。当夜她与有关同志再奔和尚洲,逮捕了徐小二,处决于陈安义墓前。

1942年10月,孙晓梅调路南,任镇丹中心县委民运工作队队长。

1943年3月,日伪开始大规模"清乡",长江工委划归茅山地委直接领导,为适应反"清乡"斗争的需要,组织上又将孙晓梅调回长江工委,到镇句县宝华区一带搞秘密交通工作。

1943年4月27日,孙晓梅完成护送干部北渡长江的任务,返回途中,被日本宪兵队抓住。日军设宴"招待"她,企图软化诱降,孙晓梅拍案而起,掀翻酒席,大骂日军。日军宪兵对她软硬兼施,先是软化诱降,接着是惨无人道的酷刑和死亡威胁,妄图从她口中获得苏南新四军活动情况。

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孙晓梅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怒斥敌人:“你们这些侵略者,掠我国土,屠我同胞,无恶不作,妄想让我背叛祖国,做你们的帮凶,那真是白日做梦!”日本人恼羞成怒,不久,被押到南京龙潭老虎山凹,被剐掉乳房,残酷拷打 ;孙晓梅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壮烈殉国,年仅29岁。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追认孙晓梅为革命烈士。

1984年6月,当年曾与烈士共事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书诗一首,以表达对烈士的怀念:“二十年华运幄帷,文精武壮女中魁。昔日洒下一腔血,今朝腾起千枝梅。”
图片

2014年,在孙晓梅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当地政府投资修缮孙晓梅故居,并将原孙晓梅烈士纪念馆与故居合二为一。展示内容包括孙晓梅的生平事迹、遗物、书信手稿、照片、大事年表、生活用品及社会各界的纪念文章等,反映了烈士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孙晓梅的英雄事迹还被改编为越剧,深受富阳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