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平:药食同源——中医药的大智慧

图片

药食同源——中医药的大智慧

            刘卫平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医食同源”理论,药食同源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中医药大智慧。

“药食同源”是指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中医药学认为,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毒性大的药物,在疾病已去十分之六时,不可继续服用;普通毒性的药物,在疾病已去十分之七时,不可继续服用;微毒的药物,在疾病已去十分之八时,不可继续服用;即使是无毒的药物,在疾病已去十分之九时,也不能再继续服用。之后可用谷、肉、果、菜类等进行饮食调理,就能除尽邪气,使疾病痊愈。但也不可饮食过度,否则会使正气耗损。食疗是一种「纠偏」的行为,是用一种偏性食物来纠正身体存在着的另一种偏性,「以和为期」。《黄帝内经》把“和”视为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把身体健康的人称为“阴阳和平之人”。

食疗包括药膳和茶饮。

药膳,“寓医于食”,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茶饮,“寓医于茶”,更是闪烁着我国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的光芒。唐代陆羽《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药用功能早在5000年以前就被神农氏发现,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西周、东周,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秦代,茶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西汉,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唐代,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促进了茶业的发展。宋代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元代,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据今600多年明代,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出现了茶马互市。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牧民中间,一直流传着这么几句话:“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滞指消化不良),三日无茶则病。”现代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黑茶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茶中的咖啡碱、氨基酸、磷脂等可助消化,调节脂肪代谢。清周蔼联《竺国游记》记载:西南“烟瘴”之地,“番民以茶为生 , 缺之必病。

2021年12月28日,在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评价与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以视频方式做了题为《文明互鉴,推进药食同源,维护生命健康发展》的主旨报告,指出“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原创优势,更是治未病的法宝。从文明演进角度思考中医药原创性优势,在文明互鉴的背景下,坚持中西医并重国策,以华夏文明的开放包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智者求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致辞,指出药食同源养生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健康”理念不谋而合,国民营养计划提出了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加强食养指导等要求。
中华民族的远古时代的先民药食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但药食同源一直是中医药的灵魂,人类的未来,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