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丁佑君

image

丁佑君1931年出生于现在的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地靠岷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父亲是一个盐商,丁佑君出生的时候,家庭经济情况是好的。丁佑君是这个家庭的么女,受到全家的宠爱,从她小的时候起就雇了一个奶码照料她。这个奶妈姓邓,是一个劳动妇女,她很爱护丁佑君,丁佑君也很喜欢她,每跟着奶妈去邓家一次,这种同情就增加一分。她常常想法为邓大娘争取一些生活上的好处。
丁佑君早年曾在五通桥民彝小学和私立高小读书。1944年考入五通桥通材中学(今五通桥中学)。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现成都市第六中学)。当丁佑君以后离开家到成都上学的时候,她还是要求母亲让邓大娘继续留在我们家里,她宁愿自己少用钱,也不愿邓大娘回老家。在成都上学期间,丁佑君很关心邓大娘,每次写信回家,都要问寒问暖,放假回家,总要用自己的钱,给邓大娘买一两件穿戴的东西带回去。
在学校里有一位姓黄的女老师,经常鼓励她多读书、多看报、多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教导她要追求光明,热爱真理。成都解放以后,丁佑君才知道这位老师当时已是一个共产党员。1948年4月参加了党和地下组织领导的罢课斗争。1949年11月又投身于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护校运动。

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瞒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1950年2月9日随校开始从成都到雅安的长途行军,2月12日队伍在途经邛崃时,突然遭遇叛乱土匪的袭击,战斗中她却毫不畏惧,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受伤同学。到达雅安之后积极投入到革命学习的热潮中,并受到苏联女英雄卓娅、娥琳娜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的感召。并坚定地说“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这样”。学习结业时被评为学习模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8月又被调任到西昌县盐中区任青年干事,参加征粮工作。当时的盐中区虽已解放,但土匪的活动仍很猖獗。她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往返数十里,深入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征粮工作,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群众都亲切地叫她“丁代表”、“丁姐姐”。image

1950年9月17日她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们进行了百般摧残,始终不能使她屈服。匪首恼羞成怒,竟卑鄙下流地将她剥光衣服游街示众,并将她四肢捆绑在柱子上,发疯似地用皮鞭、棍棒抽打,施老虎凳、将钢针穿过奶头插进乳房,甚至丧尽天良的轮奸、用枪击穿她的左胸。但她面对严刑拷打毫无惧色、宁死不屈,仍向土匪宣传党的剿匪政策、奋力高呼口号。9月19日匪徒围攻盐中区公所,受到工作队员的顽强反击,多次被打退。匪徒们将丁佑君押到碉堡附近,妄图利用她劝说坚守碉堡的战士投降。面对敌人的威胁,视死如归,鼓励坚守碉堡的战士坚持到底,不要投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拥护毛主席!”恼羞成怒的土匪开枪了,丁佑君昏倒在血泊之中。万恶的土匪提起她的双脚,将她在凸凹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直到全身被粗砺的石子擦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最后被丢弃在荒野中而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三天后,解放军在“为丁佑君报仇”的呼喊声中,歼灭了这股土匪。 丁佑君牺牲后,中共西昌县委根据她生前的请求,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1年5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签发了毛泽东署名的《革命烈士证》并核定为“革命功绩:一大功。”朱德总司令指出:“丁佑君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好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1952年5月4日在西昌建成了丁佑君烈士陵园,并将其遗骨移入园中。丁佑君烈士陵园位于西昌市西南安宁河畔的佑君镇,佑君镇为缅怀丁佑君烈士而得名。丁佑君烈士陵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于1951年1月,占地面积10672平方米,建筑面积1216平方米,砖混框架结构,有塑像、墓碑、陈列室、悼念厅等设施。

电视连续剧《丁佑君》张春丽饰演丁佑君、川剧高腔《丁佑君》陈书舫饰演丁佑君。

《党和人民的好女儿丁佑君》中共西昌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党史研究室内部书籍200812月出版。 张志能、张自启、吕金烈绘的《丁佑君》 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