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陈铁军

image

陈铁军(1904-1928)女,原名陈燮君,汉族,原籍台山,1904年3月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一个华侨糖商家庭。1920年就读于刚成立的佛山季华女子小学。父母生前把她许配给当地一个富商的儿子,小学快要毕业时,男家来催她完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旧社会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对方又是富甲佛山的巨商呢?尽管陈燮君极力反对,家里也不肯给她取消婚约。连她的老师也劝她可以跟对方见见面,要是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还是可以慢慢建立感情的。陈燮君只好答应了。在举行婚礼之后,发现对方竟是个庸俗不堪的小老板,毫无共同的语言。于是,她毅然决定回娘家居住,继续完成学业。从季华女子小学毕业后,她又冲出封建家庭,到广州坤维女子中学读书。

当时广州是大革命的策源地,陈燮君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特别是中共党员谭天度老师的指引,使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学校参加“读书会”和“时事研究社”,结合当前斗争形势,研究问题,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五卅惨案发生后,广州和香港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震动世界的省港大罢工。6月23日,广州工人、革命士兵和革命群众举行了示威游行,声援上海工人运动,陈燮君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示威游行。队伍经过沙基路时,沙面租界的英法军队,竟残酷地向游行队伍开枪射击,造成了流血惨案。在这次事件后,陈燮君感受到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也亲眼看见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血的事实教育了她,妇女要真正解放,人类要得到真正的幸福,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斗争才能实现。不久,陈燮君参加了新学生社的进步组织。1925年暑假,陈燮君考进了广东大学(后改为中山大学)文学院。次年,妹妹陈铁儿也进了中山大学理学院,与姐姐一起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参加革命活动。

1926年4月,陈燮君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便将“燮君”改为铁军。陈铁军入党以后,被派到“工代会”做妇女工作,还担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秘书长。5月,她又被选为第三届妇女协会执行委员,任常委和副主任,积极发动妇女支持北伐战争。1927年春,陈铁军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妇委委员,在邓颖超领导下进行工作。1926年冬到1927年春,中共广东区委妇委派陈铁军主持办了两期广东妇女干部训练班,培养来自广州和各地的青年妇女干部。她自己讲授“妇女运动的目的、任务和方法》等课,深受学员的欢迎。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紧跟其后,于4月15日凌晨,派大批军警包围了中山大学,搜捕进步师生。当时,陈铁军正在学生宿舍就寝,幸得常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机关的中共党员、中山大学女工沈卓清报信,陈铁军才脱离虎口。

她脱险后,首先想到的是因难产在长寿路一家医院住院就医的中共广东区委妇委负责人邓颖超,便不顾个人安危,马上化装成“贵妇人”,由沈卓清乔装成佣人,一同赶往医院,向邓颖超报告外面发生的情况,并代表党组织通知她离开广州。共产党员这种忠诚革命的行为感动了那位信奉上帝的医院女院长,她也和陈铁军一起掩护邓颖超安全转移去香港。

后来,陈铁军与党组织暂时失去了联系。为了避开敌人的追捕,她秘密逃回家乡佛山。她的三哥是位商人,见陈铁军回来十分高兴,便劝她说:“你要读书,我供你去香港或出洋留学都可以,你要为自己的前途、幸福着想呀!”陈铁军理解哥哥的好意,但她知道哥哥并不了解自己革命的决心,便对哥哥说:“国家不独立,革命未成功,人民无幸福,个人哪里会有幸福!环境险恶,就要斗争,为人民幸福而牺牲,也是个人的幸福。”三哥见陈铁军不听,便想通过比陈铁军小4岁的二妹陈铁儿去劝其姐回头。殊不知陈铁儿因受陈铁军的影响,已铁下心跟姐姐闹革命。陈铁儿说:“我和姐姐一样,跟着共产党走,革命到底。”

不久,陈铁军与组织联系上了,她接受新任务,和周文雍以假夫妻名义租房子,在广州建立地下市委机关。准备广州暴动的时候,陈铁儿也住进机关,担任交通员,掩护铁军和周文雍。 为了揭露汪精卫的假左派真右派的反动面目,周文雍带领失业群众向汪精卫请愿,被捕入狱。陈铁军负责营救,铁儿又是她的助手。

广州起义爆发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的红旗上,有陈铁军的针线,也有陈铁儿的针线。她俩带着女工们,日夜赶制红领巾,以作起义时的标志用。陈铁军是中共广州市委秘书,积极贯彻起义的方针政策,草拟文件。广州起义失败后,周文雍和陈铁军、陈铁儿都撤退到香港,这是当时的省委所在地。1928年1月初,周文蕹与陈铁军,以知难勇进的英雄气概,扮成夫妻潜回广州,继续战斗,铁儿也一道返回广州工作。由于广州市委发动“春节骚动”的传单落在敌人手里,敌人便在全市_开展大搜查,白色恐怖更加严重。广东省委要陈铁军到香港汇报,陈铁军考虑到广州局势严重,她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便让李淑嫒到香港汇报。当天上午,广州乐安坊的一个秘密机关被破获,叛徒供出了陈铁军的活动据点。下午四时,国民党反动军警包围了住于广州荣华北街的市委机关,陈铁儿被邻居掩护逃脱,而陈铁军和周文雍却落在敌人的魔掌中。 陈铁军和周文雍经受了敌人在狱中,周文雍和陈铁军经受了“放飞机”、“坐老虎凳”、“插指心”等酷刑逼供,始终坚贞不屈。文雍几次昏厥,醒来后在牢房的墙壁上,蘸血写下一首不朽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驱为群裂。”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公开处决这对“死硬夫妻”。最后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周文雍便提出与陈映萍(铁军化名)在监狱的铁窗前拍张合照。
image
1928年2月6日下午4时,周、陈与另一李姓革命者被押在黄包车中游街示众后押赴刑场,沿途三人高呼革命口号。陈铁军当众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次日,艳芳照相馆展示了刚牺牲的两战友留下惟一的合照。

铁军和文雍同时在红花岗英勇就义。铁儿十分悲痛,写了《祭铁军》、《忆念周文雍》等文章,表示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不久,铁儿奉上级指示再到香港任省委机关机要通讯员。1931年春,她被港英当局逮捕,引渡到广州,关押在察警局里。敌人严刑审讯,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后于1932年农历3月6日,敌人把铁儿解赴红花岗刑场杀害。

2009年9月14日,陈铁军和周文雍被评为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佛山,陈铁军这位美丽女子的故事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现在有“铁军小学”,有“铁军公园”,学校里有孩子写给“铁军姐姐”的诗歌,公园里有铁军事迹的介绍。在一条安静的名叫“善庆坊”的巷子里,还有被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陈铁军故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活动,全市创作了一批讴歌时代精神,艺术性与观赏性俱佳的作品。佛山画院林永康的油画《碧血巾帼——陈铁军和她的战友》当在1991年,市文联组织筹备创作佛山革命烈士陈铁军塑像,经评选,选中了著名雕塑家、雕塑《董必武》的作者张满汉所创作的《陈铁军》雕塑,作者不收一分钱稿费。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特别划出黄金地段,也就是现在的江湾立交桥脚,建立了以陈铁军塑像为主体的主题公园,如今已成为佛山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佛山佛山市文联副主席任流的著作中,有两部是讴歌陈铁军的,文艺集《佛山女儿》是为纪念陈铁军烈士诞辰100周年所出版的;另一部文艺集《风云姐妹》,是为纪念国际妇女节所出版的,歌曲《佛山女儿》这首歌曲创作于2006年,任流应佛山电视台所主办的大型文艺晚会《盛世名城》的邀约而创作的。多年以来,任流创作了不少讴歌陈铁军的文艺作品,有戏剧、小说、散文、粤曲和诗歌等歌曲写出来之后,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任坡华随即把歌曲交给广州军区歌舞团录音制作,并邀请广州军区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邵梅演唱。几天后的一个深夜,任坡华接到了广东省民族歌舞团著名导演孙桂珍的电话,她兴奋地说:“《佛山女儿》这首歌曲非常动听,很有叙事元素。”之后,省、市的多次主题文艺晚会都演唱了这首歌。歌曲《佛山女儿》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也受到专家们的赞许。

陈铁军、周文雍烈士纪念碑矗。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在周文雍烈士家乡开平市百合镇茅冈中学内。建于1958年,196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扩建,1985年再次扩建,并增刻碑文等。纪念碑高10.55米,碑的正面刻着“周文雍、陈铁军烈士永垂不朽”,下面嵌有白云石碑文1块。碑的左、右各建平顶凉亭1座。此碑为开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画家陈逸飞蔡江白 《刑场上的婚礼》系列油画《不朽的青春》、《寒凝大地》和《只要主义真》堪称油画中的巨作,整个画面展现的是“红色恋人”义无反顾地相互搀扶走向刑场的凛然正气;之三《只要主义真》则是更人性化地表达了刑场上的爱情,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风采。王明明、蔡玉水合作的中国画《刑场上的婚礼》入选国家重大历史美术创作工程。作者用笔墨着重渲染了腥风血雨中两位烈士在刑场上那一丝浪漫。画面空灵而富有象征意义,体现出婚礼举行时的严酷和悲惨的背景,展现出两位烈士崇高而感人的革命情怀。

1979年4月由周云娟饰陈铁军的越剧《刑场上的婚礼》浙江越剧团首演。1980年获浙江省剧协优秀剧目 。1980年《刑场上的婚礼》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了荧幕,宋晓英饰演陈铁军。1985年,年轻的舞蹈家刘敏主演《刑场上的婚礼》以其俊秀的容貌,匀称的身材,扎实的基本功,高难度的技巧及寓情于舞、以舞传神的精湛表演,成功地塑造了陈铁军的形象获得首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冠军。1993年获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2004年广东歌舞剧院又创作了舞剧《风雨红棉》,陈铁军由演员李舒饰演,获11届文华大奖的桂冠。广东实现了文华大奖"零纪录"的突破,这也是广东舞台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1983年,佛山粤剧团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自编自导自演《陈铁军》。2007年在红线女的提议下,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出品,广州红豆粤剧团创作的《刑场上的婚礼》被搬上了粤剧舞台。曾慧饰演陈铁军。

关于陈铁军和刑场婚礼的连环画也丛出不穷。1979年12月 天津美术出版社《鄂海忠魂》 原著陈残云、黄宁婴、望江南,改编邓福星,绘画雷德祖,中国电影出版社于1981年1月出版了《刑场上的婚礼》电影剧照版连环画,王逸改编,何茜设计封面,周文雍(李启民饰)和陈铁军(宋晓英饰)。岭南美术出版社于1981年2月出版了《刑场上的婚礼》连环画,谭勋、杜燕平编文,陈保平、杨德润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81年11月出版了《刑场上的婚礼》连环画,陈残云、黄宁婴、望江南原著,丁国联改编,叶雄绘画,王永强设计封面。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2年6月出版了 《刑场婚礼》连环画,张义生、蔡元元、赵玉嵘原著,吴戈改编,乐涛绘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8月出版了《刑场上的婚礼》连环画,李唯青改编,陈掇国、杨云绘画。

2008年7月由秋酿醇酒作诗,慧质禅心朗诵的诗歌《刑场上的婚礼》,荡气回肠,在网上广为传播。诗中写道:

          一九二八年的元宵节
两个年轻人从容不迫地走向了刑场
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
他们毅然站立在红花岗那片殷红的土地上
他们相视的目光里
没有哀痛
没有忧伤
因为今天是他们的婚礼
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们一起走进“神圣的殿堂”
不需要祝酒词
他们用两颗赤诚的心
相互拥抱相互亲吻
不能结发同枕席,却能黄泉共为友
不需要婚礼进行曲
他们用永恒的爱恋
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爱情不悔的宣言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他们要用青春的血浆
写出忠贞不渝
他们要用不悔的信念
缝制新婚的嫁衣
他们要用崇高的理想
播撒未来的花雨
他们要用坦然的微笑
挺起共 产 党 人的胸膛
青山作证,大地作证

“我们就要在这里举行婚礼了”!
我们是世界上最坚贞最幸福的新娘和新郎
让枪声为我们壮行,为我们壮行
“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我们要把一个黑暗的世界一起埋葬
这声音惊天动地荡气回肠
这声音震憾山河壮志激昂
就在这阴森森的刑场上
短暂的婚礼紧紧拥抱着死亡
他们的鲜血交融在一起
他们相依相伴化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