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中的革命伴侣

在子长、延川、清涧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颂陕北第一个女红军指导员任志贞和她的丈夫白德胜烈士的《信天游》:
秀延河流水呀弯又长,
任志贞的名字传呀传四方。
高高的山梁梁插红旗,
咱红一支队有一对好夫妻。
明晃晃大刀红缨缨枪,
杀得白狗子没呀没处藏。
青凌凌松柏不怕那三九的风,
英雄的鲜血染得那河水红。
砍掉脑袋砍不倒革命的旗,
红军英雄永远活在咱心里。
……
任志贞乳名海棠,1914年5月8日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任家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1年秋的一天夜里,17岁的任海棠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任家砭小学的一孔窑洞里,跟着地下党员强本植老师,在红黄布剪成的党旗下,一字一句地宣誓。
会后海棠激动地说:“今天是我入党的日子,我决定把自己的名字改叫‘志贞’,因为我成党的人了,要立志跟党走,永远做党的忠贞女儿!”
第二年初,任志贞考进了瓦窑堡女校,一面读书,一面担任党的秘密交通工作。
任志贞曾多次向党要求参加游击队,这时,由白德胜带领的陕北红一支队一分队正在安定县北区一带活动。党组织考虑到任志贞的险恶处境,批准了她的请求,任命她为一支队一分队的政治指导员。
当时,在陕北红军游击队中还没有女同志,志贞在游击队里,工作和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安定县党的组织委员张宗孝,想到志贞已19岁了,尚未成亲,分队队长白德胜也是个单身汉,他们两人结为夫妻,于工作、于个人生活都方便。
当组织上把这个打算告诉任志贞时,她一时觉得有点突然。
当张宗孝表示要给他俩当月下老人时,志贞笑了:“用不着。咱又不是封建脑瓜。德胜那儿,我自个去,当面锣,对面鼓,也好摸摸他的真情实底。”
这天傍晚,德胜领着战士们操练已毕,刚进窑歇息时,志贞大大方方地走进来,见面先开了一个玩笑:“白队长,敌人追得我没个落脚的地方,不得不投笔从戎,拜在你这“双枪将”的脚下,不知肯收留不?”白德胜笑着回答:“你这女状元进兵营,谁敢不收?”接着任志贞便从革命理想、陕北当时的敌我形势、妇女运动讲到个人的身世家庭,并将党组织建议他俩结合的意思讲了出来。白德胜“唰”地脸红了。志贞当时在安定县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传奇式人物,红一支队的大部分同志都听说过志贞的故事,在他的心目中,她是个既有学识,又有胆量的巾帼英雄。当初,党组织决定派志贞来一分队担任指导员,他集合全分队郑重宣布:“任志贞是党员,她来后大家都得敬重点,规矩点!”现在志贞主动提出两人结为夫妻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低着头说:“你是有文化的洋学生,我斗大的字不识半搭链,又是炮筒子,怕配不上……”
志贞含羞带笑地打断他的话:“什么配不配?你把话说远了,我只要你革命到底的一颗心!”
白德胜一听这话,霎时身热心跳,赶忙站起身来,从腰间的双枪中抽出一支,递在任志贞手中,声音有些颤抖地说:“志贞,实在没啥送你,带上它,打敌人,护自身。”
任志贞捧着乌黑锃亮的手枪,说:“我喜爱这礼物,今后还要向你多请教。”
德胜说:“我教你打枪,你可得教我识字学文化,还得帮我带部队。”
志贞说:“今日你送我一支枪,以后我一定再回赠你一支!”
他们含情相看,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戎马倥偬,不容许革命者在花前月下缠绵缱绻。在党组织的关怀支持下,任志贞到红一支队没几天,就和白德胜结婚了。
1933年秋,陕北军阀井岳秀增派兵力,和当地的反动民团相勾结,“围剿”红军。
黑云压城,腥风血雨密布。敌人到处张贴告示,重赏缉拿任志贞。根据地下党组织的安排,志贞梳起了巴巴头,扮成农村妇女,先在家乡附近的几处山窑里住了半月,后来又转移到绥德县田庄一个叫戴宗智的党员家里暂时隐蔽。戴宗智经不住敌人800块大洋的诱惑,在1933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无耻地向敌人告密,带着敌人抓走了任志贞。
任志贞被作为“共党要犯”,囚禁在瓦窑堡米粮山腰的牢房里面。敌营长见一次次哄骗、利诱对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毫无作用,便严刑逼供。
任志贞一次次昏厥过去,又一次次咬牙挺起身来。
叛徒戴宗智进牢房劝降,刚说了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吃谁家的饭都一样”,就被任志贞打了他一记耳光,他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把任志贞的妹妹任换换抓来,威逼她劝姐姐投降。换换一看敲打得遍体鳞伤的姐姐,就忍不住抱住姐姐大哭。
“好妹妹,这里不是哭的地方。一哭,敌人就以为咱们害怕了。”志贞含泪抚摸着小妹妹的头,又脱下红毛衣递给妹妹,深情地说,“这是姐姐手头唯一的心爱之物,我要走了,留给你作纪念。”
换换接过毛衣,泪如泉涌,紧紧抱住姐姐不放。志贞说:
“好妹妹,别太难过。姐姐是共产党员,死活都不能向敌人低头。你告诉妈妈,要想开些。你要代姐姐好好孝敬妈妈,起早睡晚些,多为她老人家分担点忧愁,别忘了代我到大(父亲)坟上烧纸,你对咱大说,他的海棠女没有给他老人家丢脸……”
任志贞被捕入狱的消息,揪挂着党组织和父老乡亲们的心。中共安定县委千方百计进行营救,又派志贞的大伯任丰盛探监摸情况。丰盛大伯悄悄告诉侄女:“孩子,老谢(谢子长)回来了,已着手组织恢复红一支队,党组织和同志们正在想办法搭救你和狱中的同志。”志贞让大伯转告党组织:“不要为孩儿我多费心了,敌人是不会放我出去的。不要武装劫狱,那样会使更多的同志暴露和遭到损失。只要同志们安全,革命能成功,我虽死也心甘!”
1934年2月13日中午,反动营长带领端着酒菜的敌兵来到牢房。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说:“任小姐是聪明人,大概知道这顿饭的意思。我希望你有三回六转,不要一条道走到底……”话音未了,任志贞早已怒目圆睁,用伤痕累累的手端起一碗肉菜,猛力向他砸去!然后拂拂衣襟,扰扰头发,厉声说:“走吧!”两个敌兵把她绳捆索绑,还想上来架持她。
她喊道:“滚开!我不会吓瘫软,我能走去!”
当任志贞走到百十步外另一个牢房时,牢门开处,又押出一个绳绑镣锁的人。啊,德胜!身强力壮的白德胜被摧残得形容枯槁,这些天来,她无时不为丈夫的伤势和安危担心,此时此地忽然相见,一股难忍的苦涩辛酸从心底泛起。但她竭力控制住自己,近前两步,向白德胜含笑颔首。一向刚强的白德胜见妻子被折磨成这样,也忍不住热泪满腮。
任志贞坚定地说:“此时能见你一面,我也心安了。咱们能为革命并肩就义,也不枉夫妻一场。我不为你伤心,你也不要为我掉泪,咱们挺起胸膛一搭走!”
从米粮山的牢房到南门外秀延河畔的刑场,有很长一段路。敌营长亲率大队人马监刑押送,沿途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杀气腾腾。瓦窖堡群众按照陕北古老的风俗习惯,沿街摆放香案,含着热泪为志贞、德胜献肉献酒祭奠送别。任志贞抓紧这最后的时机,痛斥敌人的罪恶,鼓励人民起来反抗斗争。他们夫妻拖着伤残的身体,一路走一路喊口号,那高亢悲壮的声音,呼唤着陕北大地的黎明。
一对红军夫妻倒下了,可他们的英雄形象却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至今,陕北还流传着“红军女侠”和她的丈夫的各种故事。传说在任志贞和白德胜英勇就义的第二年春天,从瓦窖堡米粮山到透延河畔的田野路旁,到处开满了血红血红的山丹丹,而且每株并蒂开着两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