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英与舞剧电影《小刀会》

周秀英人。1835年出生于江苏青浦白鹤塘湾一个农民家庭,她自幼习武,功夫了得,尤其擅长使刀,年纪轻轻便身怀绝技。

清朝末年,清政府统治黑暗腐败,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再加上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使得人们穷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全国各地的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而众多起义军中规模最大的,当属太平天国运动。小刀会是清朝时期活动在民间的秘密组织,属于天地会的一个分支,目标主要从事反清复明活动。由于成员都随身携带小刀,故名小刀会。小刀会又有多个分支,遍布全国各地。此时上海小刀会的首领是刘丽川。刘丽川早年在香港加入天地会,后回到上海做了小刀会的首领。此时正是起义的好时机,小刀会广收会员,其中有一位女成员,她年纪轻轻,练得一身好本领,她就是周秀英。

1852年,江苏青浦连年歉收,朝廷本来已豁免钱粮,知县余龙光全然不顾朝廷命令,还继续向青浦百姓征粮。余龙光当时已经激起民愤,周秀英和父亲决定组织农民进行反抗。

1852年9月,周秀英在发动武装抗粮后,遭到清军的进攻,她身先士卒,在白鹤江把清军打的落花流水,之后民间流传了歌谣赞颂周秀英的英勇事迹:“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百十斤,塘湾桥上杀四门。

次年春天,太平军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两人与小刀会刘丽川举行嘉定起义,于9月5日占领嘉定。之后,农民起义军先后占领了6座县城,并改用太平天国年号。

一切看起来很顺利的同时,清兵的报复也随之展开。清军不断开始反扑,周秀英的父亲被杀,父亲死后,周秀英与罗汉党成员撤到上海,继续同清军作战。由于周秀英作战勇猛,无人能敌,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

因为太平军不断的壮大,清军只好勾结英、法侵略者在上海城四周建筑围墙,围困义军,使得义军处于断粮的困境,最终在虹桥附近,周秀英不敌清军的进攻被捕. 周秀英长期跟清兵抗争结下了不少仇家,周秀英被捕后,被判处凌迟酷刑,一代女将,年仅十九岁。
1961年由叶明执导拍成舞剧电影故事《小刀会》讲了周秀英前赴后继,坚持斗争的事迹。
电影《小刀会》讲述了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一步侵略,清政府媚外欺内,民不聊生。1853年,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潘启祥、周秀英等人秘密集会,策划起义。

这时,潘启祥因见清官杀害无辜百姓,怒抱不平,但寡不敌众,被清兵抓走。刘丽川、周秀英为救潘启祥,加速起义准备。

上海道台吴健彰为镇压百姓的反抗,将潘启祥判处死刑。处刑之日,刘丽川、周秀英等人乔装打扮,混入刑场,在潘启祥即将被问斩时,起义开始。小刀会救走潘启祥,杀退了清兵,冲进上海城,活捉吴道台。

起义胜利了,上海百姓载歌载舞迎接小刀会队伍入城。吴道台在帝国主义分子的帮助下,从城内逃到英领事馆,奴颜婢膝请求洋人援助。

洋人乘机敲诈,吴健彰以丧权辱国的条件签定了上海海关的卖国协定。此时,刘丽川等人来到使馆,索要逃犯。英法领事以刀兵威胁,被潘启祥等人击退,帝国主义者大为震惊。

吴健彰在洋枪队的帮助下,包围了上海城,由于小刀会的战士英勇战斗,清军未能得逞。

几个月后,城内粮食缺少,城外百姓经常向城内送粮食。某夜,送粮百姓被清军捉去,潘启祥、周秀英率战士袭击敌营,抢回了粮食,救出了百姓,并设下埋伏,射死了法国军官。

又过了几个月,小刀会孤军守城,内缺粮食,外无援兵,处境困难,刘丽川决定派人向太平天国求援。潘启祥要求突围送信,周秀英虽与潘启祥有终身之约但以大局为重,同意让潘启祥前往。行前,周秀英再三叮咛,祝潘启祥早日归来。

小刀会坚守上海城已17个月,去求援的潘启祥杳无音信。时逢除夕,小刀会战士仍在加紧训练,准备杀敌。

周秀英练兵后,在点春堂不觉嚎咙睡去。梦中,她见潘启祥带领太平天国大军回来,一对情人,喜庆团聚。这时,轰城的炮声使她从梦中惊醒。

神父晏玛泰带来清朝的封赠,来诱降刘丽川,遭到刘丽川的斥责,晏玛泰恼羞成怒,以潘启祥死讯相威胁。小刀会方知潘启祥已被敌人杀害,周秀英听后更是悲痛万分。

敌人的炮火激烈,小刀会难以再守,在百姓劝说下刘丽川沉痛地降下“顺天行道”的大旗,率战士冲出城去。刘丽川杀死了吴健彰后,不幸被洋人击中壮烈牺牲。周秀英决心继承刘丽川的遗志,高举起义大旗,率领小刀会战士继续前进。

图片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