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文化】永丰五女跳崖,巾帼血染芙蓉山

寻红色足迹

忆峥嵘岁月

弘扬革命志

听我讲党史

请听永丰县总工会高禄忠

带来的《五女跳崖》

讲述人——高禄忠

**《**五女跳崖

1941年抗战期间,发生于山西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可谓妇孺皆知!然而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江西乐安县芙蓉山五位红军女战士纵身跳崖的壮举却鲜为人知!

1933年9月,蒋介石不甘心对红军四次“围剿”的失败,调集重兵,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实行左倾错误路线,红军反“围剿”处处被动。1934年1月,新干七琴、潭丘等苏区被国民党军队侵占,中共新干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和独立营也遭到敌人合击。在此情况下,红十一团、新干独立营和麦斜游击队开始突围。

这支1600余人的队伍,经历千辛万苦,与敌人遭遇大小数十次战斗后,于2月中旬到达乐安县牛田村与中共乐安县委胜利会合。但担负掩护任务的新干妇委会主任黄秀英等部分干部和新干独立营一班战士却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被敌人困在乐安县芙蓉山上。这队人马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与敌人周旋在密林之中,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游击战斗一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神出鬼没,常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3月的一天,黄秀英等人决定返回新干,当队伍行至芙蓉山边缘的王家崖时, 被敌人的保卫团发现,他们从东、西、北三面包抄而上。敌众我寡,硬拼无疑全军覆没。黄秀英当机立断,把队伍交付给徐力,自己则带黄清香、邓洪祥、张素英、聂菊英四位女战士以及少量弹药和水攀登王家崖以便引开敌人,并与徐力约定,如果队伍顺利突围则在东面山头燃起大火,青烟为号。

乐安县湖溪乡芙蓉山海拔1071.8米,群山起伏,峰峦叠嶂,东窥宜黄,南依乐安,西望永丰,北近崇仁,山且高而险阻多,古木密而乱草茂。山上拥有数千亩田园,周围有近百户人家,交通阻塞,关卡天成,是进可攻退易守的军事要地。

女战士们一边战斗一边朝山顶撤退,而徐力则带领队伍悄悄往山下撤。追兵尾随而至,五人则以暴风骤雨般的枪声伏击,几十个敌军倒下后,五人佯装不敌,继续往王家崖山顶方向败走,敌人穷追不舍。凭借高处易守难攻的优势,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死死地拖住敌人大部分兵力。聂菊英腿部中弹,无法行走也依然匍匐前进攻打敌人。实在走不动了,四人轮流背着聂菊英往山顶上走,继续把敌人往山顶上拖。等退到山顶时,只见南面是悬崖峭壁,已无路可退了。

在这万分紧迫的情况下,黄秀英沉着冷静,指挥四姐妹凭着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形,对敌人进行了英勇的阻击。敌人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都被五位女战士打退。此时,只见一具具敌尸横七竖八地躺在山路上,女战士们也伤得不轻,除了聂菊英早受伤外,黄秀英头部受伤,邓洪祥右臂流血不止,张素英和黄清香腿部中弹。她们的英勇战斗为徐力率领的队伍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此时东面远处山头燃起了大火,冒起了青烟,面对眼前的这一幕,五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最后,敌人又像一群豺狼一样冲了上来,面对敌人的猛扑,她们临危不乱,五人中三人持枪射击,两人掷石头,不久,子弹用完了,石头也找不到了。此时,敌人换上了刺刀,扬言要抓活的。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黄秀英有点着急了。该怎么办?要么与敌人赤手空拳干一场,但是姐妹们都已受伤,又精疲力尽,显然斗不过敌人;要么当俘虏,这是没有一个姐妹会答应的;要么就是集体跳崖,为革命献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声音似乎在五人耳边响起。黄秀英定了定神,毅然对姐妹们说:“姐妹们,我们坚决不做俘虏,我们坚决不能投降!我们一起跳崖吧!”五人走到悬崖边,摔断枪支,用身上带的饮用水洗净脸上的烟灰泥土和血渍,整理了一下军装和头发。

正当敌人如狼似虎蜂拥而上时,黄清香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向敌人,五位女战士手挽着手,肩并着肩,高喊:“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坚定,纵身跳下了百丈悬崖!霎时间,松柏为之低垂,山河为之动容!枝鸟为之悲鸣,苍天为之暗淡!风萧萧兮溪水寒,烈女一去兮不复还!王家崖上洒热血,红染芙蓉山杜鹃。

亲爱的读者,可能您万万没有想到,黄秀英、黄清香、邓洪祥、张素英、聂菊英这五位跳崖女英烈,都是江西永丰君埠北嚓村人,都是同一年即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她们受中共江西省委指派,与82名干部组成的工作队前往新干县开展新苏维埃政府工作,其中黄秀英当选为县委委员兼县妇委会主任。他们生长于永丰大地,革命工作主要在新干,最后壮烈牺牲在乐安。因此,几十年来,五女跳崖的故事一直在这三县流传。英雄虽远去,但其为党为民,慷慨就义的革命精神却永留人间!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勇前进!后来有正义之士有感于五位女英雄事迹,特赋诗一首,颂曰:

巾帼浩歌震长空,

苌弘化碧染芙蓉。

烈士回眸应笑慰,

河山从此更葱茏。

来源:吉安工惠(永丰县总工会高禄忠供稿)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