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 天眸
今天面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难度和艰巨的历史使命,重温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提供借鉴与指导。
摘要: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并为其实现的制度基础、实现条件、具体途径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探索。今天,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重大部署,逐步推开共同富裕的改革,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这是毛泽东共同富裕的遗愿,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今天面对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难度和艰巨的历史使命,重温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毛泽东 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 改革开放
回望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
天眸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是新中国建立后的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在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到今天已经66年了,第20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在这一具有历史性记载的时刻,回望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探索与实践,穿越时空的的启示直击人心。
毛泽东 出身中国农村,对于旧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认识深刻, 深恶痛绝。 他怀着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理想走出山沟,为这个崇高的理想奋斗了一生 。 早在 1919 年曾提出在岳麓山建设 一个 “ 新村 ”, 毛泽东 从自己农民出身的经历中,也从中国近代史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力量,看到了他们祖祖辈辈像牛马一样地活着, 他要让他们站起来做人。 他揭开了 中国历史的真正秘密, 看清了 中国整个漫长历史一直是一部分人富有,另一部分人贫穷。他 发现 中国人自古对土地的感情特别深厚,王者和小民都会为了土地而玩命。因此,他提出 “ 打土豪分田地 ” 的口号,之所以能获得众多泥腿子们的响应,是因为有 “ 分田地 ” 的 吸引力 。于是,农民们拎着长矛大刀鸟枪冲进土豪劣绅家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分到土地。那一句 “ 打土豪分田地 ” 的口号让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成为可能,成为星火燎原,在熊熊的烈焰中,迎来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 为共同富裕实现的制度基础、实现条件、具体途径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探索。 熟读历史和精通辩证法 的他,深知 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条件 , 康梁变法搞资本主义改良,孙中山,蒋介石搞资本主义革命都失败了。 “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入永远的痛苦。克服这一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1]1953 年,他亲 自领导主持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的起草 ,引领群众 进行农业合作化、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最后发展成人民公社,这种 新 制度就是土地公有制!他把工业生产实行了有计划的全民所有制。 毛泽东坚定的认为: “ 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 大家都有份 ”。[2]
正是 “ 共同富裕 ” 这一明白易懂的语言,让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有了朴素的理解并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也很快为广大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社会阶层所接受,鼓舞他们 万众一心 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当时的 《人民日报》 发表了 郭小川的文章 , 标题就是 “ 社会主义的路是农民共同富裕的路 ”, 文章中指出: “ 什么是社会主义? 在农村,社会主义就是大家联合起来,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和新的农作法来经营农业,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 ” 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一开始就与 “ 共同富裕 ” 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发和造就了我国农民精神上道德上的伟大解放和伟大进步,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同土地制度的改革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类数千年来关于大同世界、共产社会的朦胧思想,一下子在 中华 大地上奇迹般的出现了! 唤起人们干劲沖天,从几岁的红领巾,到七、八十岁的小脚老太太全上阵了, 有当年民间诗歌为证: 共同富裕人心安,社会主义大道宽, 路不拾遗心不慌,夜不闭户睡的香。快马加鞭人心顺,乘风破浪 向前 进! 那 是一个伟大而不平凡的时代,是驱除黑暗迎来光明破旧立新的时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经济上平均,政治上平等的时代,是 各族人民大团结,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新时代! 是今天 很多青年人看来,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 我们这些从 毛泽东时代 走来的人可以告诉你 们 , 我们 曾亲身经历了 这样的时代, 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消灭了压迫,于是穷人的生活普遍比过去好了,而且没有了富人也就没有了穷人, 那 叫什么呢? 那就叫 共产义的初级阶段 , 那就 叫共同富裕!!! 史书可以含糊其辞, 但 那个时代 留下的 物证和人证至 今仍随处可见,可以 感受到那个时代带给 人们 的震憾 !
毛主席逝世 后,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拉开了思想解放和 改革开放 的序幕 , 改革的起点是 在 没有贫富差距 的平行线上 ; 改革的 物质基础是毛泽东时代创造的众多社会财富 ( 一个是国家财产,一个是人民财产, 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 世界第六工业大国 , ) ; 改革的 国际环境是与 124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构成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大三角格局 ; 改革的理论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改革开放由此起步,有门道的人在开放搞活的政策下 卖批文,搞股票、通过走私,倒,圈地,引进外资等,冲上 改革开放的快车道 ; 改土地集体耕种为个人承包,改人民公社恢复为乡 ; 改国有企业为股份制,改工商业走上市场经济 ; 推动起 房产改革,医疗改革,退休制度改革,教育收费改革, 金融 改革 等 改革等 ; 引进外资,资本以所向披糜的力量,冲进所有行业,中国人进入了 一个被无尽的欲望推着走的时代 。 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多年,就造就了5.5万名的亿万富翁,造就了87.5万人的千万富翁,在旧中国,成为一个地主或资本家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积蓄,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个千万富翁,也需要倾其毕生精力,然而,在特色 社会主义 的中国, 竟如此神速地出现了一批新生的大富翁,这是人类 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奇迹 !
40 年的改开, 在不少的领域居世界第一位了 ; 虽说 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出现的不少矛盾和问题,贫富两极分化、道德信仰丧失、贪污腐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老百姓把医疗、住房、教育比喻为三座新的大山。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于1985年3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发出警告:“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经过40多年的 改开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目标的确实现了, 极少数人的收入早已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超级富豪,比如一些地产商、国企高管、资本大鳄、权贵官员……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 网上流传的 《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 》( 来源: 中国吧 ) 反映出的数据是:
1960 年第 78 名, 1970 年第 82 名, 1980 年第 94 名, 1990 年第 105 名, 2008 年第 106 名, 2010 年第 127 名;
但反观中国 GDP 世界排名: 1978 年第 15 名, 1990 年第 10 名, 1995 年第 7 名, 2000 年第 6 名, 2007 年第 4 名, 2010 年第 2 名。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说,“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而且还在上升”,《2019中国统计年鉴》显示,工业类企业中,国有资本只占总资本的17%,非国有资本占83%。 最新《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截止2021年1月15日,全球共计有3228人财富超过十亿美金,总财富达到14.6万亿美元。我国有1058人上榜,占榜1/3,位居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美国696人的和第三名印度的177人的总和还多185人,占全国14亿人口的7.56/1000万,总财富4.48万亿美元 。
看看 改开几十年, 先富起来 的 一部分 是那些人?是 一小 部分官员、 企业 家、商人、歌星、影星、球星等 , 企业高管的高薪,影星高片酬,演个电视剧就能收入上千万,几千万,歌星球星的出场费动辄几十万、上百万 。
再看看还没富起来的 是那些人?是那些一直在农村种田的农民,一直在工厂里做工的工人和以用自己劳动力谋生的人。
一小 部分官员、资本家、商人、歌星、影星、球星等确实富裕起来了, 他 们一顿饭上万、几万,超过 工 人 和农民 家庭一年或几年吃的饭。富人们抽一包烟(有的上百甚至几百元), 工 人 农民要 苦干几天班 。前不久,挑工抬着富人的狗上泰山的视频引来网上贫富对比的热传。
“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 , 后面还有一句被人忽略的 “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这是40多年前 改革开放之初 党对人民的承诺, 改开几十年, 老百姓日盼夜想 先富带后富, 却没看到 先富起来 人如何 带动后富,一位 人大代表 在会上 说:“邓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我看现在只实现了前面一句,后面那句啊,还差得很远。” 仔细想一想, 一个资产 上亿、上十亿、上 百亿的富翁和一个 工人农民如何 共同? 哪个时期出现过先富带后富,然后大家共同富裕?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未来也绝对不会出现。正如首富马云坦言: “ 恨我没有用,打了地主你也富不起来 。” 改革 40年后 时过境迁,富裕起来的人 已 成为既得利益者, 他们赚了钱之后,不是想着承担社会责任,不是想着先富带动后富,而是转移资产、美国上市、建立海外信托基金、甚至直接肉身出国、换个国籍,直接去做“世界公民”。 尽管这些人如今多数仍留在中国继续赚钱,但他们的身份已是外侨了。 再说 这些 先富 起的人 把有限的资源都占有了, 他们要努力维持现状, 怎能指望他们 “先富带后富” 呢, 特别是我国重视家庭伦理道德,把财产留给后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更严重是, “先富带后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却演变成 先富剥削后富 , 后富们已没有了富的机会! 老百姓越来越感到 离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是近了,而是更遥远了 !
改革开放已过去 40年 了 , 如果也按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来 检验 一下,看到的是 并未实现共同富裕, 富翁人数、财富占有量、贫富差距都远超资本主义国家 , 而是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 已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让人们越来越怀念走集体化道路的毛泽东时代,想起毛泽东1959年11月在杭州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过: “我不想那一天,在中国大地上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像,再出现资本家、企业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鸦片烟,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毛泽东 的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 不断地 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为实现这一目标 , 建立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这 是我们中华民族旷古未有过的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其中最得民心的制度就是 “ 共同富裕 ” , 封建 社会没有 “ 共同富裕 ” , 原始社会有 “ 共同 ” 而没有 “ 富裕 ” , 资本主义社会是有 “ 富裕 ” 而没有 “ 共同 ” , 西方从英国 1640 年 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走向近现代已有 370 多年历史, 从 不提 “ 共同富裕 ” 这个涉及人类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根本问题。只有 毛泽东 , 以 开国领袖 的勇气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把 “ 共同富裕 ” 写在了 中国共产党的 旗帜上 。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理论上源自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在《 1857 — 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恩格斯指出,只有实现“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方可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是在欧洲发明的,但在原产地没有找到市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说 “ 他们(国民党)靠孔夫子,我们靠马克思 。 要划清界限,旗帜鲜明 ”[3]。 他把 马克思的 共产主义 学说创造性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 以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他创立的 共同富裕的 本质 、 内涵、实现原则、战略步骤等 ,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文化上源自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批判继承, 他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打着孔子的旗号, 是属于“半封建文化、奴化思想文化” ,实际上按秦始皇 “ 家天下 ” 那一套治国,造成了一个长期贫富悬殊的封建社会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曾说:“孔夫子曾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中国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基调,注定中华民族 对 共同富裕的向往,毛泽东取其大同 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去其封建糟粕 , 把西方传来的共产主义理论 与中国古代大同思想有机结合,水乳交融, 推陈出新,形成了 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引领亿万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敢叫日月换新天!共同富裕 创造了共产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了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华大地上 生根发芽 。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实践上源自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积极探索。“ 砸烂旧世界 ” 之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呢?他 带领党和人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等问题,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毛泽东 从 1958 年建立人民公社初试供给制,一直到《五七指示》, 提出消灭社会分工和商品制度,目的是要消灭工农、城乡、体力劳动 和脑力劳动这三大差别,实现人们在劳动、教育、物质生活方面的平等,达到共同富裕。 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引导 人们 以集体的、阶级的观点去认识社会历史,不断强化集体精神乃至阶级感情。建立阶级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 强调“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倡导干部参加劳动、让工农兵走进各级政权,工农兵上大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医疗工作到农村去等新生事物。 毛泽东晚年提出的理论,包括斗私批修、 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 他都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1974年,他在会见丹麦首相保罗·哈特林时说过:“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毛泽东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觉。他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防止“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战略设想,毛泽东时代 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平等的社会,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避免了恶性的两极分化。 这 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伟大创举。
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出现以来,有的已开花结果,促进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进程,有的未能付诸实施,特别是在他逝世后,有的没能坚持下去。所幸的是, 像 大寨、 南街村 、 刘庄村、 周家庄 等上千个 共同 富裕 的 村 庄,始终坚持走毛泽东共同 富裕 的 发展道路。 其灿烂的星火从点燃那天起在风雨中没有熄灭,在春天的故事里依然熠熠闪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集体经济, 现在名扬海内外的南街村,已进入了共产主义中级阶段,令世人叹为观止! 中国农村那么大,拥有 7 亿人口, 70 多万个自然村,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了 40 多年,到今天已近乎半个世纪,可是却没有一个村庄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这种小农经济的私有化单干道路实现全村富裕的 典型 , 倒是出了些靠投机钻营的暴发户,西方的先进科技没学多少,西方腐朽的文化倒是津津乐道,其荒淫无度 , 为富不仁超过了旧社会的地主恶霸, 我们 不得不 进行反思 ,不得不承认 毛泽东对两极分化的历史预见性已为岁月所证明。
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0 年在访问澳大利亚前在白宫接受电视采访时,讲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如果 10 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不能说奥巴马的这番话全属恶意。他至少在告诫我们:中国要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实现富民强国,不可能!这句话背后的含意很丰富,也很深刻。那么,中国 共同 富裕 的出路何在?其实, 毛泽东 早就回答过这个问题,这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今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重大部署, 逐步推开 “ 共同富裕 ”的改革,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这是 毛泽东共同富裕的遗愿, 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今天面对 共同富裕 目标实现的难度 和艰巨的历史使命, 回望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体会其深刻的含义,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和前途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建国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出发时比喻为 “ 进京赶考 ” ,今天 “赶考”仍在继续, 时代变了,但 “ 共同富裕 ”这道考题未变, “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 没变 , 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 但“赶考”的环境、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赶考” 的 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 答卷的难度更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 “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 因此,重温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非常的必要,明其要意,悟其启示, 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推进 “ 共同富裕 ”提供 借鉴与指导,交出不负 新时代 “ 共同富裕 ”的答卷。
2021年11月1日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31 页。]
[2]经济日报 2021年8月25日第一版 “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共同富裕 ”
[3]1942 在延安 与匡亚明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