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李笳

李笳,1928生云南鹤庆县,原名李加娥。1945年,李笳考入鹤庆中学。次年夏,鹤庆师范、鹤庆中学掀起“反迫害、要自由、争民主”的学生运动。李笳因积极投入学生运动而被校方无理开除。

1947年,她到昆明依靠长兄李自强,先后在昆华女子学校、求实中学读书,为减轻其兄的经济负担,她兼任学校图书管理员,半工半读。

李笳在学校积极参与昆明学生联合会活动和中共滇工委组织领导的“反美扶日”示威游行。她在政治上十分活跃,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1947年6月29日,国民党军警到求实中学抓捕她,在同学掩护下,她越墙脱走,隐藏在昆华女子师范学校。后来,昆明大、中学生分别集中在云南大学会泽院和南箐中学两个据点,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前往围攻镇压。

7月15日,两个据点分别被攻破。100多名学生被捕,李笳是其中之一。

在狱中,她惨遭电刑等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反动当局迫于强大舆论压力,释放被捕学生。出狱后,李笳回到求实中学读书。

1948年3月,20岁的李笳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国民党云南当局实行“九九”整肃前夕,党组织考虑到她的身份已经暴露,而滇中解放区又急需干部,就派她到峨山县甸中区委员会任组织委员。

她经常脚穿草鞋,深入农村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征粮济民;组织广大妇女拥军、支前、救护伤病员;教青年唱革命歌曲,跳秧歌舞。

1950年4月,江川匪首金绍云暴乱,消息传到峨山,峨山匪首穆凤藻策动暴乱。4月28日,甸中区委员会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全部被土匪抓捕,两位解放军战士当场牺牲。李笳被捕后,土匪对她进行了威逼利诱,她意志坚定,不为所动,还鼓励其他同志坚持斗争,后解放军剿匪部队向甸中开进,穆匪押着被捕人员望风而逃。5月4日,李笳被土匪带到古磨刀箐,用刺刀凶残地向她头部、胸部、腹部猛刺 20 余刀、壮烈牺牲,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年仅 22 岁的生命。

匪叛乱被平定后,峨山县甸中区召开隆重追悼大会,将同时牺牲的4位烈士埋葬在甸中区,修建了烈士墓。

1950年8月,峨山县人民政府追认李笳为革命烈士。

来源:大理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