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革命星火,从梧州燎原八桂

来源:《当代广西》2021年第4-5期 作者:阳秀琼 谢羲薇 芦俊文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许杰 摄

说到广西革命老区,大家会不由自主想到百色、河池。其实,广西的革命星火最早燎原于梧州,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梧州支部、第一个中共地委——中共梧州地委、第一个中共工人支部——中共梧州工人支部、第一个中共农村支部——中共多贤支部、第一个中共妇女支部——中共梧州妇女支部、第一个全省性的中共地方组织——中共广西地委等18个在广西党史上熠熠生辉的“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广西红色革命摇篮。

梧州拥有广西党史上光辉的18个“第一”,绝非历史的偶然。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湘,襟喉桂广,作为广西的“水上门户”,毗邻当时全国革命中心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梧州成为广西革命前沿阵地这一重要使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梧州近代工商业发达,产业工人队伍和工会组织不断壮大。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产业工人达到了7000多人,海员就有近2000人,这些海员常年往来于广州、香港等地,耳濡目染接受先进思想洗礼。梧州一大批进步青年学生凭着炽热的爱国情怀,在五四运动中迅速锻炼成长,巩固五四运动在广西结下的胜利果实。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工商业基础、成熟的思想文化汇成的巨浪,以一股强劲势头将梧州推上历史舞台。

梧州在广西党史上有着光辉的18个“第一”。记者 谢羲薇 摄

时针拨回1925年9月的一天,西江如往常一样静静流淌着,夜里,一艘客轮溯江而上停靠在梧州新西码头。舱内,一位面容消瘦但充满英气的年轻人撩开窗帘朝外看了看,对同行者说:“我们第一次来梧州,人地两生,还是等天亮再上岸吧!”

这位年轻人,正是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周恩来,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此行是为了解广西革命情况和指导建党工作。

3.gif

当时共青团梧州支部书记龙启炎负责接待周恩来,其公开身份为《梧州民国日报》总编辑。所谓“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龙启炎将周恩来安排在当时梧州一家豪华酒店——大同酒店住宿,这里靠近客运码头,进出便捷。

追寻着红色足迹,我们来到大同路35号,驻足于一幢隐藏在闹市中的三层土黄色小洋楼前。正门凿刻的“大同酒店”四个大字仍清晰可见。

“周恩来当时就住在那个房间,他们也是在里面开的会。”现仍居住于此的黎锦满老人指着三楼左前侧一间房,回忆从父辈那听说的点滴。

入住的当天下午1时许,周恩来即召集龙启炎、李血泪、钟山、周济等几位共青团梧州支部成员开会,听取关于广西建团和工运、青运、妇运等情况汇报,并分析形势,就之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指示。这是一场影响梧州乃至整个广西革命形势与走向的会议。次日,周恩来秘密离梧返穗。

1925年,秘密莅梧指导建党工作的周恩来与共青团梧州支部几位成员在大同酒店开会。记者 谢羲薇 摄

周恩来返回广州后,第一时间向中共广东区委汇报梧州已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同年10月,广东区委批准在梧州建立党组织。随即,龙启炎在梧州民国日报社内成立了中共梧州支部干事会,代号“伍竹枝”,龙启炎任支部书记兼负责组织工作,党员有龙启炎、李血泪、周济、钟山、李省群、李天和(后叛变)6人。梧州,成为广西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

中共梧州支部建立后,抓紧发展党组织工作,党员人数迅速增加,2个月已发展到20多人,建立起5个支部,具备了成立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条件。1925年12月,党中央同意广东区委提出的请求,中共梧州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代号“梧祝迪”,辖广西全省,由北京调派来的谭寿林担任地委书记。

建设路兴仁巷4号,与隔壁散落着小吃店、杂货店的老街巷不同,这里因为一栋灰色建筑的存在显得格外庄重严肃,中共梧州地委旧址就坐落于此。这栋118平方米的三层砖木结构小楼,也是当时在梧州领导建党工作的中共党员毛简青的住处——1925年夏,毛简青受党组织委派到梧州秘密开展革命工作,他租赁下这栋小楼作为掩护。

“在这栋小楼里,谭寿林等人不懈努力发展壮大梧州的工人阶级队伍,到1927年9月,梧州的工会组织发展到40个,会员近11000人,梧州90%以上的工人都参加了工会!”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讲解员覃健媚引我们步入二楼谭寿林当年办公的房间,用梧州白话铿锵有力地唱起谭寿林作的《土地革命山歌》和《工人歌》。

为了加强对广西工农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共梧州地委先后派出一批党团员到南宁、桂林、柳州、东兰、百色、玉林、容县、平南等地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开展建党建团工作。

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到梧州开展工作的中共党员林培斌是岑溪人,1926年1月,他带领大家深入苍梧县多贤乡(今夏郢)芳桂、夏郢圩等地张贴漫画,散发传单,开展街头演讲,在农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26年3月,多贤乡山上一处偏僻的小茅房里,7名农民右手握拳,用细小而庄重的声音宣读入党誓词,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苍梧多贤支部诞生,林培斌任支部书记。仅一年时间,多贤支部就发动了区农会4个、乡农会50个,会员多达4646人,人员遍布桂东南15个县,推动了桂东南乃至整个广西革命的发展。

有了主心骨中共梧州地委的领导,梧州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各界群众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梧州工人运动最重大的事件是‘三工人血案’,当时三位工人的惨案引起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愤怒,梧州各界在大街上举行示威游行,梧州那时大概有六七万人,三位工人追悼会就组织起了30000多人,最终国民党当局被迫妥协,梧州的工人运动为两广的革命运动起到了助推作用。” 当了8年的讲解员,覃健媚对家乡的红色历史了若指掌。

位于大中路56号的****梧州民国日报社旧址,中共梧州支部干事会曾设于此。许杰 摄

中共梧州地委旧址旁,是对外开放的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馆内一面革命烈士墙上的40多张革命英烈肖像中,不乏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孔,他们许多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以前:曾任梧州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共青团梧州地委书记,梧州最早一批共青团员之一的钟云,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梧州当局的“清党”行动中被捕,在苍梧监狱遭到严刑仍不屈不挠带领狱中同志进行反迫害斗争,同年12月英勇就义,年仅19岁;同样在“清党”行动中牺牲的胡宝凤、李素秋、陈丽馨三名年轻女烈士,牺牲时分别只有15岁、17岁、19岁……青春年少的他们,就这样凛然地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驻足于此的参观者。

位于梧州市建设路兴仁巷4号的中共梧州地委旧址 。许杰 摄

与中共梧州地委旧址遥相呼应,位于民主路维新里东一巷4号的中共广西特委旧址更显隐蔽。这栋包夹在布满岁月痕迹的岭南特色民居中的小楼现今仍保存完好,它向世人说着94年前那段烽火岁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广西各地的中共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但国民党新军阀的屠杀政策并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在中共梧州地委的基础上建立中共广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5月,中共广西地委成立,廖梦樵任书记。可就在中共广西地委即将发动中秋起义前夕,计划被敌人发觉,国民党断绝水路交通,破坏了中共广西地委机关和梧州市总工会机关,廖梦樵、黄士韬等10余名共产党员被枪杀。同年10月,广西地委重组,机关设在桂平县。

陈列馆内的革命烈士墙上,不乏年轻稚嫩的面孔。记者 芦俊文 摄

陈列馆内有一面革命烈士墙,40多位革命英烈肖像中不乏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孔,他们很多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以前:曾任梧州学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共青团梧州地委书记,梧州最早一批共青团员之一的钟云,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梧州当局的“清党”行动中被捕,在苍梧监狱遭到严刑仍不屈不挠带领狱中同志进行反迫害斗争,同年12月英勇就义,年仅19岁;同样在“清党”行动中牺牲的胡宝凤、李素秋、陈丽馨三名年轻女烈士,牺牲时分别只有15岁、17岁、19岁……青春年少的他们,就这样凛然地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深深触动着每一个驻足于此的参观者。

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陈列物品,诉说着中共广西特委艰难崎岖的发展之路:1928年1月,中共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特委,邓拔奇任书记。6月1日,广西特委在贵县召开扩大会议,改组了特委领导,朱锡昂任书记。这次会议召开后不久,特委机关迁回梧州,继续进行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职运、农运、兵运等工作。1928年9月3日,中央致信广西特委,决定广西特委此后由中央直接领导,改为临时省委。9月22日至26日,广西特委召开常委扩大会,正式宣布把中共广西特委改为中共广西临时省委,领导广西全省革命运动。

红旗猎猎,漫卷西江。站在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回望,96年前中共在梧州播下的红色火种,犹如一声惊雷,震醒了当时暗夜里的广西人民。这颗红色火种,沿着西江这条红色通道逆流而上,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遍及八桂。(记者 阳秀琼 谢羲薇 芦俊文)

位于民主路维新里东一巷4号的中共广西特委旧址。许杰 摄

为什么其中没有梧州妇女之光覃超容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