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惠州市侨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市侨联于4月15日在丰山公园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弘扬东纵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课暨“我为党旗添光彩 立足岗位竞一流”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运用微课堂、情景剧、诗朗诵、大合唱、折纸花等形式,用活用好具有惠州本土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了解学习东纵英雄、华侨英烈的革命历史,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帮助党员干部感悟共产党的精神信念、不灭的英雄光辉,激发党员干部竞逐一流的奋斗精神。
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曾志谦率侨联领导班子、机关全体干部、离退休干部,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和侨务科代表、市侨青会代表、惠城区侨联党支部、惠阳区侨联党支部、结对共建单位祝屋巷社区党委、侨资企业惠州市天图数据公司党支部、惠州市聚飞光电党支部组成七支队伍共计50余人参加活动。这场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看点满满。
看点一:实地讲党课,让党史教育“活”起来
活动现场,由惠州市委党校文化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张婷作题为《烽火中的东江纵队》专题党课讲授。张婷教授从东江纵队的由来娓娓讲起,饱含深情地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东江纵队的人员组成特点、抗战依靠力量、抗战事迹以及在险恶环境下坚持长期抗战并形成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和作风。号召与会人员在缅怀先烈,致敬那场永不妥协抗争的同时,汲取奋进的力量,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共同助力惠州建设更加幸福的一流城市。
看点二:上演情景剧,让党史教育“动”起来
在东江浩气牌楼下,来自市侨联、县区侨联、市侨青会、祝屋巷社区、侨资企业的8名代表为现场观众精彩上演了《东纵抗日英雄陈笑影》情景剧。
通过情景剧,大家穿越回到1943年,重温了东纵女战士陈笑影团结群众、积极抗日、英勇就义的故事,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顽强斗志和不怕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
现场观众对情景剧的表演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参加情景剧扮演的代表更是感慨,一次演出,胜过十场教育,更真实更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看点三:党课+党日双拳出击,让党史教育“立”起来
学史增信、学史力行,面对惠州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惠州侨界的党员群众,要怎样才能融入发展的洪流,高高奏响侨界青春活力的凯歌呢?惠州市侨联党支部联合县区侨联党支部、侨企党支部、共建社工党委以及市侨青会,由7个党组织或单位负责人共同进行了《我为党旗添光彩 立足岗位竞一流》的配乐诗朗诵,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了新时期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在最前沿、成为时代的风帆的壮志雄心,并号召全体人员一起手挽手,肩并肩,立足岗位,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在平凡中竞逐一流,为建设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添光添彩。
看点四:党课+红歌合唱,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
现场50多位人员高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歌声抒发热情,知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奋发作为。
看点五:党课+国家安全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行”起来
今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了切实提高侨界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在曾志谦的带领下,全体人员进行了国家安全教育宣誓,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看点六:亲手制作纸花,让党史学习教育“敬”起来
全体人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用白纸白线亲手制作了一朵朵精美的白花,手捧白花默哀,再沿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绕行汇成一个花圈,并庄重向革命英雄鞠躬致敬。
看点七:党建带侨建,让党史学习教育“广”起来
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市侨联没有一家单干,而是打了个组合拳,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更广范围开展。
一是就近联合了惠城区侨联和惠阳区侨联,实现市区侨联联合共建,市建带区建,更好地推进基层侨联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是结合部门下沉共建工作,联合祝屋巷社区党委开展党建共建,利用市侨联的资源优势,为社区党建工作助力,让社区干部一起参加情景剧扮演和诗朗诵,接受一场印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
三是联合侨资企业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加强侨联与侨资企业的沟通互动,更好地为侨资企业开展服务。
四是联合市侨青会开展共建,引领侨界及港澳青年坚定跟党走,发挥青年优势作用,全面助力更加幸福的一流城市建设。
曾志谦表示,此次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实地微课堂、上演情景剧等创新方式,让党史教育的方式“活”起来,让党员干部的学习劲头“热”起来。广大侨联党员干部要通过重温革命故事、缅怀革命英烈,进一步弘扬东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凝侨心、聚侨力,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一流城市添砖加瓦。市侨联将继续团结引领各界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扎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链接资料: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敌后抗日武装。
在抗战时期,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本地民众组织起来的游击队,他们孤悬敌后,远离党中央、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在日伪夹击的艰苦环境中,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抗日游击战从农村推进到敌占区香港及沿海城市,牵制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场,成为华南敌后抗日的主力军,被中共中央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载入我党领导的反侵略战争的史册。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江纵队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东江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和重要事件中,中共中央、中共南方局都及时指示,为革命指引方向。东江纵队的光辉战斗历程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的历史,也是一部华侨华人爱国爱乡奉献牺牲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500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先后回来参加东江纵队投身抗战,如大名鼎鼎的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以及马来西亚文森队、“两才”队等。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是新中国开国将帅中的八位“归侨将军”之一。
陈笑影
东江纵队女战士陈笑影是一位视死如归的抗日女英雄。
她出生在广东新会,13岁时随家人到香港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仅15岁的陈笑影毅然投身抗日救亡爱国运动,参加位于香港深水埗的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晨钟社”举办的工人夜校接受革命教育,并于1938年正式入党。
1941年,陈笑影被组织派往参加东江纵队抗日游击队,主要从事战地伤员医疗救护服务,后担任惠东宝抗日游击队医院政治服务员。
1942年5月,国民党部队袭击东江纵队战地医院,为掩护伤员和医务人员安全撤离,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陈笑影挺身而出,放弃撤离机会,只身一人坚守阵地,拖住敌军追击的步伐,最后英勇被俘,为部队赢得了宝贵的撤离时间。
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陈笑影铮铮铁骨视死如归,经历各种酷刑也没有透露东江纵队的丝毫讯息,最后英勇就义,年仅21岁。
陈笑影的事迹可昭日月,故事感人肺腑,是民族抗日和革命解放战争中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