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兰英区区委书记——李耀烈士

来源: 云南网

李耀(1929.10~1950.7),原名李树英,女,峨山县双江镇厂上村人。8岁那年,她的父亲不幸病逝;大哥、三哥又被抓去当兵。从此,一家人只有靠母亲和二哥种田、做小生意艰难维持。

尽管如此,她的母亲还是想尽办法让孩子们上学念书。小学毕业后,于1945年考入峨山县立初级中学11班,接受中共地下党员的革命教育。在校期间,她不仅刻苦学习,而且是个文艺爱好者,表演过《五里亭》《小放牛》等进步歌舞剧,深得同学和老师好评。她积极参加读书活动,阅读《吕梁英雄传》《虹》《妇女月刊》等进步书刊,思想受到熏陶,工作更加积极,于1947年5月在学校加入“民青”组织。

1947年6月,县工委分派她和其他同志到新平县帽盒山,参与开辟革命据点。因身份暴露,9月份奉调返回峨山开展革命工作。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11月,李耀参加峨山武装起义。起义武装在小街大棚租集结成立峨山游击大队时,她在峨山游击大队里任宣传员、卫生员。她和姜存礼编演小型歌剧,开展思想宣传,鼓舞部队斗志;热情为伤病员服务,关心爱护同志,深受战士们的好评。她剪短头发,男同志一样什么都干。1949年5月,她参与到坡脚收缴地霸武装,和战友们一起活捉地霸殷天福,搜缴了其全部武装,解放了坡脚,扫除了通往滇南要道的障碍,坡脚也从此成了游击队的重要据点。后来随峨山游击大队向西北山区转移,转战在峨山、昆阳、易门、双柏等县交界的山区,参与游击战斗,开辟滇中游击根据地。

1949年8 月,李耀奉命派到易门小街区,同苏占臣一起组建起一支40多人的基干队,苏占臣任队长,李耀任指导员,在小街带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蒋斗争,使小街一带成为了游击区。在赶走反动武装旧县自卫大队后,李耀随部队到米茂,迎接易门常备队禹鹏带领的起义部队,解放了惠民镇(铜厂)。又随队到游击区十街,组建了易门护乡团,苏占臣任团长,禹鹏任副团长,李耀任教导员。12月中旬,护乡团配合滇中独立团北进支队前往解放易门县城,成立易门县人民政府,李耀任县妇联主任兼城区区委副书记、县政府民政科长。

1950年2月,李耀率护乡团参加阻击追歼国民党第26军、第8军流窜到易门的部分残敌。4月28日,易门县发生反革命武装暴乱,暴匪攻占县城时,李耀得到群众的掩护脱险。6月,六街等地仍有匪患,中共易门县委为了恢复兰英区的工作,安定民心,掌握匪情,派李耀但任兰英区区委书记。当时她患病到昆明医治未愈,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她带着病弱的身体临危受命,与区长苏占臣等同志到兰英区工作。

1950年7月1日晨,匪首李炳发带领80多名武装暴匪围攻兰英区人民政府。因寡不敌众,区人民政府终被攻占,7名区干部中5人当即被匪徒杀害。李耀、苏占臣被绑在区政府操场的篮球架上,匪首威胁:“跟不跟我们走?跟我们走就留你们的活命,不跟我们走,就同他们一样死在这里!”李耀、苏占臣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斥责匪首说:“怕死就不革命,只有土匪才跟你们走……”恼羞成怒的土匪向李耀、苏占臣猛烈开枪,两名同志壮烈牺牲。

李耀牺牲时,年仅21岁。

根据《彝乡英烈人物实录》的记述和李耀群撰文《李耀烈士传略》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张潇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