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桐 又名王芝潼。1922年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县 (一说冀县) 稍门口村一个较富裕农民家庭,兄妹六人,她是父母身边的独生女,1932年,考入冀县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入冀县简易师范学校。
1935年,先后在徐家庄女子小学和门家庄小学任教,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1939年,怀着“洗民族之耻,挽国家之危”的愿望,投身革命。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由党组织保送到平汉路西晋察冀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分校干部短训班,入第三分队学习。这期间,先后谱写了4首抗日歌曲。
1940年2月,任束(鹿)冀(县)县妇女救国会宣传部长,编辑了《农民识字课本》,首创了以简化汉字为主,以繁体字作注为辅的新的编排方法,推动了根据地农民的文化学习。后任中共冀中六地委《团结报》特邀通讯员,为该报“战地文艺园地”版谱写抗日歌曲。后任束冀县“抗日联合会”负责人。
在家里,王志桐是父母掌上的明珠,可是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她没有丝毫娇生惯养之举,干工作从没叫过苦累,即使遇到严重困难和挫折也从未动摇过,她组织观念很强。每一项工作完成之后,都及时向组织汇报,并有条理地总结出成绩,分析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工作有成绩从不宣耀自己,凡和她工作过的同志,都赞誉她是靠得住,信得过的好同志。她在县妇救会担任宣传部长职务。
1941年3月,束冀县抗日联合会组织县各群众团体,抽调有文化有工作能力的同志组成工作组,下乡搞统一累进税工作,王志桐同志由党组织派到冀中七区开展抗日宣传工作。
下乡后的一天,王志桐正在范家庄召集群众开大会,进行抗日宣传。会场突然被敌人包围,王志桐当即销毁了随身携带的机密文件,即刻组织突围,王志桐同志突围到澄阳河边时,追赶的敌人向她开了枪,她腰部中弹,为不做敌人俘虏,她跳进了澄阳河,但敌人从河里把王志桐同志捞了上来,把她送到了束冀县城据点
。敌寇捉住王志桐后,欢喜若狂,看她年纪轻轻,又是个女同志,一定能从她身上捞到党的机密和情报,开始是物质利诱,继则是毒刑拷打,但不管敌人如何软硬兼施,王志桐同志不曾有一字口供,在狱中,受敌轮番审讯始终严守秘密,坚强不屈,并以绝食进行抗争。在被押往刑场时,面对敌人的屠刀,仍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华民族万岁!”等口号,因受刑过重,腰部伤口流血过多,壮烈牺牲于滏阳河。年仅19岁。王志桐牺牲后,束冀县委在聂家庄村为她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会由县委书记郝化村同志主持,有二千余名群众参加.当地周围十里远近村庄的群众都为王志桐送了白布挽联和挽樟,追悼会庄严肃穆,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日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