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帼不让须眉,“红色花木兰”创妇女武装战沙场!| 缅怀红色追梦人

▼听主播丹娜朗诵的这首红色赞歌,缅怀区夏民烈士

脱去闺阁柔娇习气 立下为人类解放志

1906年,区夏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佛山镇的一户安南(今越南)归侨家庭。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后,夏民征得父母同意,以优异成绩考入秀德女子小学。

后该校增设幼童班需要老师,夏民被选中。13岁的夏民边学边教,成为佛山年龄最小的老师之一。

1922年,夏民在家庭强行给她订婚的前夜,毅然离家来到广州。

夏民到广州后,考取了广州市立女子职业学校。同年9月,夏民应招当上了广州市电话局接线生(俗称“司机”)

此间,夏民边工作边学习,既苦练接线技术,又勤学文化和革命理论。1924年春国共合作后,夏民决心投身到妇女解放运动的洪流中去。

她和谭竹山、马少芳等在取得中共广东区委、广州工代会的支持后,迅即发动电话局女接线生组织工会,并领导工人群众开展斗争。

10月,广州市电话女司机联合会诞生,夏民深受女工们拥戴,被选为委员。

1926年秋,区夏民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广东大学中文系,与陈铁军等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

在校期间,她指出:一切有觉悟有能力的知识女性必须认清自己之环境,明了自己之地位,从速“脱去闺阁柔娇习气”,肩负起唤醒一切女同胞共谋全中国妇女解放,进而谋全世界被压迫民众解放的重任。

根据她的突出表现,1**926年,党组织决定吸收她为中共党员。**在党旗下,夏民庄严地立下了要为谋全人类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铁石身躯铁石心肠 创妇女武装战沙场

中共八七会议召开后,区夏民坚决要求到大革命时期因农民运动蓬勃兴起而风云全国的海陆丰地区去工作。

海陆丰是个以丘陵、山地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夏民来到这里,经受了走崎岖山路、讲当地方言等方面的锻炼,负责共青团东江武装少年先锋队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为鼓励夏民开展工作,彭湃特意送给她一支手枪和一套军装。穿上军装,令夏民英姿尽现,彭湃禁不住赞叹道:“你真是我们的红色花木兰啊!”

区夏民认为,光靠一名“红色花木兰”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夏民决心不仅要当“红色花木兰”,更要当“红色穆桂英”,挂帅率领广大青年妇女参加武装斗争

为此,她向彭湃提出要求,组建一支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她的要求很快得到组织的批准。

最后组成一支有300多人的卢森堡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隶属共青团东江武装少年先锋队,区夏民兼任该队队长。这支武装在党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成长壮大,成为中共领导的最早的妇女武装之一。

1927年10月25日,东江革命委员会组织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夏民她们接受了潜入城内,摸清敌情,配合城外部队夺取碣石城的任务。

于是,在龙母诞辰日,夏民巧用“新娘计”,带领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和“新媳妇”,手持竹篮供品,混在拜龙母的妇女中,进入碣石城内。

夏民等人大胆机智地避过敌人的哨兵,将海陆丰保安队在碣石城内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及宿营地等,一一细心侦察清楚,准确地将情况向工农革命军领导报告

由于有卢森堡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提供的准确情报及她们的有力配合,工农革命军经过几次与敌接火和肉搏,便一举攻克了碣石城

当地群众还为她作了首民谣:“铁姑娘,铁姑娘,铁石心肝铁石肠;一心为党为革命,粉身碎骨何所惧……”

只要还有一线生机 就要奋斗到底

1928年4月,国民党反动军队以第五军为主,共纠集万余兵力从四面围攻海陆丰革命政权。

突围中,夏民边打边撤,最后负伤被转移到一个山洞里,由于叛徒告密,夏民被捕。同时又有一个叛徒出卖了夏民,并供出中共组织埋藏武器的地方。

敌人如获至宝,立即给她治疗,妄想在她口中得到更多的秘密。

此时的区夏民考虑更多的是中共组织有被敌人破坏的危险。于是她争取了几个有正义感的军官和士兵,通过他们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使组织及时把武器转移。

经过一个月的特别治疗,夏民恢复了行动能力,敌人便迫不急待地审讯她。

他们把各种刑具摆在区夏民面前,俨然大刑伺候。面对敌人的审讯,夏民从容不迫。

**凶狠的敌人用刑讯不能使夏民就范,心犹不甘,又改用富贵荣华来引诱她。**夏民铁定心肠,决不向敌人屈服,决不投降。

敌人在英勇不屈的区夏民面前一筹莫展,便对她下了毒手。

红色赞歌

临刑前不久,她在给党组织的信中坚决表示:“只要我还有一线希望,就为党做一天的工作,决不屈服,决不投降,誓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1928年底,佛山人民的好女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区夏民,壮烈牺牲于广东省惠州西湖畔的飞鹅岭。

这位铁姑娘在她生命的旅途中匆匆地走过了22个年头。然而,她那为人类谋解放的光辉思想却镌刻在历史的印记里,令后人难忘。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