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治妈烈士传略

郭治妈,又名田治妈,福建省永定县龙溜田治人。一八九四年出生杏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一九三六年九月,在下科岭“三丘田”被地主民团杀害,时年四十二岁。
郭治妈小时家境贫穷,常挨俄受冻。年青时,在水定结了婚,生下儿子不久,丈夫病逝了。为把幼子抚养成人,她拼命干活,每逢圩日,起早摸黑,从龙潭到长教,然后从长教挑盐回龙潭,挣的工钱,勉强维持
一家老小的生活。由于长教到龙潭有相当长的路程,天黑了,不可能赶回去,就在下科的一个贫苦农民邓朗煌家借宿,在经常的接触中,加上共同对土豪劣绅的憎恨,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使他们成了知已,一九二七年,她与邓朝煌结了婚,从此,就居住在下科
岭。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官、匪.兵、地租、高利贷和各种苛捐杂税,使科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
一九三O年四、五月间,红十二军的一支部队从水定开进了科岭。一九三二午四月,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宣传发动下,科岭村逃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农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郭治妈和乡亲们日日盼、月月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由于郭治妈早在龙潭时,就亲眼看到了红军打土豪劣绅,专为穷人性主的情景,因此,她从心里信任红军,便与丈夫商量,把自已的家作为红军的联络点。
一九三四年二月,郭治妈与丈夫双双参加了红军的工作。由于郭治妈积极参加党的工作,不久就被秘密发展为中共党员,并且担任了下科岭村妇女会主席.她积极宣传红军的好处,把红军在龙潭时的所作所为,如何为穷人做主的情景告诉乡亲们,使他们相信红军,还把思想进步的妇女组织起来,为红军缝米袋、似草鞋、送信、送粮.照顾伤病员,使红军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一九三六年初,阀西南的反“清剿”斗争形势逐渐好转,敌人的武装力量大量减少,科岭党支部、妇女会在上级党的领导、红军的支持下,发动群众,同敌人斗争,想方设法生产粮食、蔬菜、油料,有组织、有计划地把粮台分散到各个山蜜里隐藏起来,利用黑夜,悄悄运送去支援红军。有一次,红五支队在岩、永、靖边界同国民党的粤军周旋了几个月,退回到科岭地区,驻扎在北山境内的草寮理,由于断了粮食,红军战士又饥又寒,睡不着觉。怎么办?司务长当即想到,唯一的途径只有下山找郭治妈想办法。于是,司务长和两个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改人的岗哨,来到科岭村,按约定的联络悄号与郭治妈取得了联系。一见面,大家就象久别贸逢的亲人一样,郭治妈掠喜地拉着司务长的手说道;“可把你们盼回来了,你们走后这个把月,我们已春好一石6六斗米,还有几石谷子,都藏在山寮里,就等你们回来呢。”于是,郭治妈通知了几个山寮,片刻,七个姑娘把—袋袋粮食送到了郭治妈居住的山窘里,然后分成十一袋,每人各背一袋,登上了山路,在黎明前赶到了部队驻地。
红五支队的一、二大队在科岭、杜树坪一带活动,当时有十多个伤病员,不能随军行动,支队组织了临时休养所,留下医生、炊事员,把伤病员交给了村党支部及妇女会。郭治妈每天带领几个姑娘轮流为伤病员送药、送饭、送水,在衣、食、住、行十分因难的条件下,她们凑足仅有的一点钱,买来炼乳、红糖给伤病员吃,待病情好转后,又杀鸡、鸭熬汤给伤病员补养身体。有一次,休养所组的一位红军干部患了水痘,发热口干,水米不进,生命危在旦夕,郭治妈焦急万分,她把家里的母鸭杀了,和药炖烂,装在洒瓶里,假装上坟,机警地越过敌人的岗哨,送给了那位伤病员吃。在她们的精心照料下,这批伤病员很快恢复了健康,重返部队。
红五支队在料岭一带,打得地主民团惶惶不安,不敢轻举妄动,双溪民团头子曾阿左曾带领七、八个团兵想混入我红军队伍,等待时机里应外合,消灭红军。郭治妈知道后,及时向红军报信,因此,民团的阴谋未能得逞,曾阿左气得咬牙切齿,把郭治妈视为限中钉,肉中刺。
一九三六年九月六日,下科岭村的群众正忙着收割晚稻,突然从十多里外的永定苫竹来了一队国民党军,红军和群众及时转移了。当时郭治妈正在双溪内寨外婆家帮割稻,被民团头子曾阿左及团兵抓到,他们想从郎治妈的口中得知红军游击队的情况,强迫她带路找红军,尽管他们软硬兼施,但郭治妈始终守口如瓶,曾阿左气急败环,把郭治妈打得死去活来,然后命团兵用刺刀推着她带路,都治妈稍停脚步,团兵就用刺刀又招她推向前进,密密麻麻的伤口一直往外淌着血,郭治妈忍着伤口的疼痛,机智地跟敌人周旋,使敌人无法找到红军。由于流血过多和几十处刺刀伤口的剧痛,在下科岭“三丘田”,郭治妈晕了过去。团兵并没有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以为郭治妈会因此屈服,于是,用冷水把她浇醒,可郭治妈还是不说一句话,团兵施展灭绝人性的手段,把她的乳房割下,并在伤口处撤上盐巴,郭治妈仍咬紧牙关,怒视团兵,—言不发,团兵见无计可施了,就开枪把她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