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刘胡兰”** ——巾帼英雄张晶麟

张晶麟烈士1926年出生于荣成县俚岛区青安屯村(现辖属寻山镇)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她一降临人世间,迎接她的就只有贫穷和苦难。父亲张广修在她出生前两个月被贫困和疾病夺去了生命,家里连口埋葬他的棺材都买不起。母亲是个勤劳、倔强的妇女,依靠辛勤耕耘村北的一亩贫瘠的山岭薄地和给本村小学教员做饭维持生计。虽然是个女孩,但张晶麟的降生,还是给这位无助的母亲带了一线希望。一个寡妇守着一个幼女过日子,生活之凄苦可想而知。张晶麟在母亲的影响和艰难生活的磨炼下,养成了耿直、刚烈的性子,见到不平的事情,敢于挺身而出。

张晶麟10岁那年,村里办起了女子半日制学校。张晶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上学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优良。在学校里,老师每次讲起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人物的爱国故事时,她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听得十分入神,回到家里还讲给母亲听。这些民族英雄的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与恨的种子……

1938年,青安屯村张华丰兄弟3人以开小酒店作掩护,建起了党的地下联络站。当时,村里建党早,群众基础好,到1940年就成立了抗日救亡组织,被称为“小苏区”。

1940年2月,日本鬼子的铁蹄踏进了张晶麟的家乡。敌人把“小苏区”青安屯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妄图扑灭这里的革命火种。一天中午,日伪中队长孙克文又带着一队人马猛兽般地闯进村。顿时,村里一片混乱,乡亲们扶老携幼,哭叫着向北山逃命。敌人首先放火烧了村民李玉芝、张吉麟和张吉林家的房子,浓烟笼罩着整个村庄。接着,敌人杀害了张春生老汉和丁南、喜英等孩子。敌人的马匹任意践踏田间的庄稼,把村里的家畜、家禽以及财物洗劫一空。

第二天,张晶麟便找到了村里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张之诚。在她的热切要求下,她被接收加入了村妇救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她很快懂得了革命的道理,热爱共产党,拥护八路军,积极从事抗日宣传,站岗放哨,工作十分投入,成为全村妇女中的一名活跃分子。

从此,一个少年革命者在火热的抗日斗争中脱颖而出。

1941年4月初,经张之诚推荐,中共俚岛区委决定调张晶麟到峨石乡担任自卫团团部干事。张晶麟到峨石乡工作后,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但她无所畏惧,总是没日没夜地走村串疃,检查岗哨,组织妇女识字班,教少年儿童唱革命歌曲,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有一次,张晶麟在沟陈家村组织完妇女识字班学习活动后,连夜赶回乡里参加坚壁清野秘密会议。途中,忽然发现前面模模糊糊的有一队人马在移动,她马上警觉起来,立即摸上前去观察情况。

她发现这是日伪军后,立刻意识到参加会议的同志有危险,便抄近路赶往乡委所在地报信。一路上,她顾不得鞋子跑掉了,衣服挂烂了,脚扭伤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通知大家转移。由于她通知及时,让随后赶到的敌人扑了个空。

乡委书记鞠同善对张晶麟的出色表现十分满意,觉得她是棵好苗子,一直很注重对她进行培养,总是在政治上教育她,在工作中帮助她,在生活上照顾她。他曾几次催她回家看母亲,但张晶麟总是说,等忙完了这段工作吧……

横贯胶东半岛的伟德山支脉大恒山,是荣成县伟德山区、荣山区及俚岛区的制高点和交通要道。大恒山南山腰有座虎础寺,山后则是险要的关隘杏华口,乃是威海通往俚岛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日伪军一直想利用这座古寺安设据点,妄图切断荣成中部各区之间以及与威海的联络,以摧毁我伟德山中心抗日根据地。

敌人的阴谋被我们及时识破了。峨石乡委接到县委指示后,立即组织附近群众拆除虎础寺。

张晶麟听到消息后,马上找到乡委书记鞠同善,请求执行这个任务。她急切地请缨:

“让我去吧,保证圆满完成任务,决不给组织脸上抹黑!”

鞠同善被张晶麟的革命热情和勇气所打动,当即拍板让她在这场斗争中去磨练磨练。

张晶麟接受了任务后,喜上眉梢,心里像喝了蜂蜜似的,高兴得又蹦又跳。她连夜和其他几名同志分头到沟陈家、山后、桥子沟、柯家口、初家泊等村庄组织发动群众,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乡委驻地花园村。

第二天(即1941年农历7月27日)拂晓,张晶麟和干事小黄没顾上吃早饭,怀揣了一块玉米饼子,就匆匆地赶到了虎础寺。

这时的虎础寺笼罩在冥蒙薄雾之中,四周悄无声息,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野鸡啼鸣,更显得古寺肃穆静谧。

张晶麟和小黄赶到虎础寺不久,拆寺的群众带着锨 、镐头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在张晶麟和小黄的指挥和带动下,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突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汉奸告密,俚岛据点的日伪军得到拆寺的消息后,立即派来了人马,气势汹汹地包围了虎础寺。日伪军一边嚎叫着“捉拿共产党”,一边开枪射击。

听到枪声,拆寺的群众慌乱起来,四处奔跑,情况万分危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张晶麟先是一怔,随即就镇定了下来,机智沉着地对小黄说,我年龄小,目标也小,你赶紧带领群众突围。她边说边组织指挥群众疏散突围。最后群众安全脱险,可是张晶麟却落入了魔掌。

张晶麟被捕后,敌人立即将她押往俚岛据点。穿过俚岛街时,两旁挤满了人群。张晶麟像一位出征凯旋的壮士一样,昂首挺胸,从容不迫,脸上毫无惧色。

在提审中,一个凶神恶煞的伪小队长用豺狼般的眼光久久地盯着她,妄图在精神上压倒这个小姑娘。可她毫不示弱,她的目光像利剑一样刺向敌人。第一次较量,伪小队长不战自败。于是他凶恶地把张晶麟扯到跟前,气急败坏地嚎叫:

“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

你们的人都在哪里?

你们有多少人?又有多少枪支?”

张晶麟把头一扬,仰望着窗外,甩出钢铁凝铸般的3个字:“不知道!”

被激怒的敌人暴跳如雷,狠命地抽打张晶麟。

虽然脸被打得露出了颧骨,鲜血从嘴角上流了出来,但她一直紧咬着嘴唇,忍受着敌人的毒打。

敌人见她仍然只字不吐,又用竹签刺她的手指,直刺得她双手血肉模糊,她被折磨得当即昏了过去。

伪小队长又把烧红了的烙铁按在了张晶麟的臀部上,以为这样就可以征服这个小姑娘了。

他声嘶力竭地吼道:

“你到底说不说?”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张晶麟两眼喷出愤怒的火焰,坚定地回答。

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下午,伪中队长孙克文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虚伪面孔,从门外慢悠悠地踱了进来,假惺惺地说:

“我们本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你说出来,我不但放了你,还认你作干女儿,保你一生荣华富贵……”

张晶麟当即打断了他的鬼话:

“你这个无耻的民族败类,欠下了人民多少血债,人民是决不会放过你的,你绝不会有好下场!”

在严刑逼供下,张晶麟被打得遍体鳞伤,几度昏厥。敌人的残暴令人发指,但是,张晶麟并没有屈服,反而更加激发了她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张晶麟被捕后,区委、乡委的领导和同志们心急如焚,多次设法营救,但皆因敌人戒备森严未能成功。

农历8月1日凌晨,黔驴技穷的日伪军将张晶麟押到了俚岛东烟墩山山坡上。张晶麟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到来了,心情反倒平静了下来。她扶着一棵苍翠的松树,艰难地支撑起伤残的身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骄傲。

面对刽子手举起的屠刀,张晶麟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震天动地的口号,令刽子手们胆战心惊……

张晶麟!

一个只有17个月“军龄”的战士。

一个只有15岁韶华的巾帼少年。

一切都是那么短暂,但她留给世人的,却是那么绵长……

烈士牺牲后,凶残的敌人把她的头颅高挂在俚岛村示众。但敌人的残暴并没有吓倒已经觉醒了的胶东人民,胶东半岛的抗日烽火愈燃愈烈,英雄的荣成儿女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国之路,6500多名荣成儿女血洒疆场,先后涌现出100多名将军,被誉为共和国的“将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