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王芝潼

王芝潼1914年出生于河北冀县门家庄乡稍门口村农民家庭。
1932年,考入冀县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入冀县简易师范学校。
1935年,王芝潼先后在徐家庄女子小学和门家庄小学任教,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王芝潼性格开朗,人称“小杜鹃”。
1939年,王芝潼怀着“洗民族之耻,挽国家之危”的愿望,投身革命。
“七·七"事变后,王芝潼毅然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1939年王芝潼经谢秀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王芝潼到平汉路西晋察冀抗大分校干部短期训练班学习,利用课余时间编演的4首革命歌曲,在解放区抗日军民中广为抄录、传唱。
1940年2月,束冀县成立,王芝潼担任妇救会长。此后,她受冀中六地委委托编辑的以简化字为主、以繁体字作注为辅的《农民识字课本》,易读、易写、易记,深受群众欢迎。王芝潼曾被地委《团结报》社聘请为特邀通讯员,在夜晚打游击的行军途中或是破路活动中,为“战地文艺园地”版谱写了不少歌曲,流传于冀中、冀南一带。
1941年农历年期间,王芝潼起草了冀县《抗联工作要点大纲》、《基层选举要领》和《青联儿童部工作》等文件。她家里有年迈的母亲,但为了抗日工作却很少回家看望,有时路过家门回去探望一下,也都是星夜进家,天不亮又赶快辞别老母,奔赴抗日斗争中去。
1942年3月,王芝潼等5人工作组在七区开展抗日工作。19日中午时分,她们正在滏阳河畔范家庄学校院子里为群众和学生教唱抗日歌曲,因有叛徒告密,被汉奸特务包围了村庄。紧急中,王芝潼首先掩护群众撤离,而后才自己冲离学校,顺村西河堤方向撤退,途中中弹受伤,不幸被捕。
王芝潼在狱中,受敌严刑拷打,轮番审讯始终严守秘密,坚强不屈,并以绝食进行抗争。在被押往刑场时,面对敌人的屠刀,仍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中华民族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于滏阳河。时年仅仅28岁。
3月27日,冀中专署和束冀县政治部(即县委会)在土路口村村西大场院,召开了有专、县及各村、各界代表1700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会场上,有两幅醒目的挽联:一幅是束冀县政治部敬挽的,挽词是“模范党员王芝潼为国捐躯永垂不朽!”;一幅是第六专署和束冀县妇联同挽的,挽词是“巾帼英雄王芝潼为革命献出青春,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