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端午节的前一天,粤东五华县城关东山和北关的山头上,东西南北各条街口,布满了军警岗哨。小山城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上午9点刚过,一位遍体鳞伤、戴着手烤脚镣的年轻姑娘,在荷枪实弹的白军押送下,一颠一跛地向东门方向的刑场移动。人民群众潮水般地涌在街道两旁,怀着悲痛的心情,默默地向这位姑娘告别。
她就是驰名东江,年仅20岁的红军宣传员张剑珍。
1929年冬,东江红军第四十六团成立,张剑珍为团宣传员。她活跃在枪林弹雨的火线上,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用革命的思想,用战斗的歌声,鼓舞士气,动员群众,瓦解敌军。
11月,五华县反动武装,大举进犯华、丰红色区域。11日,五华县警大队长张九华,纠集反动军警700多名向双华地区进犯。红军决定诱敌深入,围而歼之。是日,张剑珍带领一个宣传组,在我伏击圈内碧石岗高地,进行火线宣传鼓动和瓦解敌军。当敌军进入到碧石岗山下时,张剑珍和宣传组的同志们,朝山下的敌军喊话,唱《劝白兵兄弟歌》:
白兵兄弟听分详,
你兜(们)打仗为何来;
为谁卖命帮谁忙?
帮等(助)官府打工农;
为虎作伥太不该!
白兵弟兄听分详,
红军打仗为人民;
打倒贪官除民害,
打倒土豪救穷人;
打倒列强救中华!
白兵弟兄听分详,
里外总要分清楚,
莫为官府来打仗,
莫为财主把命丢。
……
嚎亮的歌声在山谷回荡。山下行进的白军许多人停住脚步,侧耳静听。张九华见状,暴跳如雷,大骂:“共产嬷,给我打!”随着一阵阵激烈的枪声过后,歌声又响起来,此起彼伏。张九华打了好一阵,见没什么动静了,便下令白兵继续前进。当白军全部进入我伏击圈时,指挥部立即发出攻击信号,一时枪声、杀声震天,红军赤卫队向敌军发起猛烈的攻击,白军乱成一团,纷纷丢枪逃命,缴械投降。这一仗打死打伤敌军100多人,缴获200多支枪。反动头子张九华狼狈逃回县城。
张剑珍的坚强、勇敢的斗争精神,深受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称她为“铁站娘”。
1930年5月,张剑珍在红十一军政治部任宣传员。同年11月被派往紫金县龙窝地区开展工作。她与四位同志从八乡山出发,途经紫金县秋溪附近一个小村庄时,由于当地反动分子告密,遭到县警大队的包围。张剑珍等英勇抗击敌人,终因弹尽无援,不幸被捕。她被押回五华县,关在县监狱里。
张剑珍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正气凛然,不屈不挠。她编唱歌谣痛斥反动狱卒:
你今吾使(不要)眼盯盯,
莫看妹子年纪轻;
敢闹革命唔(不)怕死,
唔(不)怕坐监头落地;
爱剐爱杀都等闲,
为了革命矛(没)问题;
等到红军打呀转(打过来),
你颈也矛包铁皮。
反动狱卒气得恶狠狠地说:“如果再嘴硬,将你剥皮抽筋!”张剑珍毫不畏惧,针锋相对地唱道:
五更过哩(后)鸡会啼,
恶鬼唔使叫豺豺;
敢搞革命唔(不)怕死,
剥皮抽筋骨还在!
在狱中,张剑珍还编唱山歌鼓励难友们坚持斗争。她唱道:
甘多(这么多)难友你莫愁,
自有风光在后头,
等到革命成功日,
伸直脊梁就出头。
张剑珍在狱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坚定了革命信念。她作的《五更叹》歌词是:
一更叹,坐监牢,如今变作笼中鸟,爱剐爱杀不要紧,为了革命心一条,唔(不)怕刑场去过刀。
二更叹,火烧天,剑珍革命意志坚,杀头说话(我认为)风吹帽,坐监涯似逛花园,要为穷人出头天。
三更叹,想红军,红军来了救穷人, 愿红军打胜仗,红旗飘飘扫乌云,工农当家万年春。
四更叹,涯家庭,剑珍时刻念国枢,亲人受难莫流泪,跟着红军杀敌人,杀尽白贼正太平。
五更叹,天就光,又想红军古团长,培养教育剑珍女,党系个亲爹娘,视死如归跟着党。
反动头子张九华,企图从张剑珍口中得到党和红军的机密,见硬的不行,又挖空心思威逼利诱。他得知张剑珍是张守忠的胞妹,便把张守忠叫来劝她。张守忠来到监狱,以兄妹之情劝说剑珍自首,被严词叱责,只好溜走。张九华说:“我就不信,共产党人会那么硬。”第二天,他叫人把张剑珍押到公馆,先打躬作揖,怪声怪气地说:“姑娘,你年纪轻轻的,闹什么共产哟:只要你能改过自新,我纳你为妾,共享荣华富贵。”张剑珍一听,怒火万丈,作歌大骂张九华:
身披人皮狗心肠,
神厌鬼憎杀人王;
你系姑娘死对头,
要抽你筋剥你皮!
此时张九华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你不愿意就罢了,何必发火,你若说出谁是共产党,古大存在哪里,捉到他,赏白银两万两。”张剑珍严词痛斥敌人。
张九华见威逼利诱不成,便对张剑珍下了毒手。1931年6月19日,张剑珍被杀害于华城雷公墩。她临刑前唱道:
人人喊(我)共产嬷,
死都唔(不)嫁张九华;
红白总要分胜负,
白花谢了开红花!
张剑珍壮烈牺牲了,这首就义歌,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并被编入了1959年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