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花红永不败

女烈如花,女烈花红。

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调中,红色是暖色。而女烈花红比“半江瑟瑟半江红”更暖,比“芙蓉花开满江红”更热。

女烈花红是革命红,是阳刚之色,是坚贞之色,代表革命、真理、正义、进取和牺牲。

女烈花红是中国红,凝聚民族情感的红。是我们的党旗、国旗、军旗、团旗、少先队旗的红。这种崇高、纯洁,永远美丽的红色呵,也成为我们文艺的主旋律。

女烈花红是永开不败的青春之花。

革命是充满激情的事业。

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一批批具有强烈爱国心的女热血青年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一次次同黑暗的旧制度,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做殊死斗争,壮志凌云。年青的女共产党人,更是带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前赴后继,牺牲了多少优秀儿女。始终走在中国革命的最前头,为苦难的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开辟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期间有多少女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民族和妇女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她们都是那么年青,她们大多二十多岁,生命永恒定格在青春的花季。

女烈如花,是真理之花。

革命是探寻真理的事业。

革命要胜利,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女烈反对封建迷信,学习科学,寻求真理,一以贯之。法国勤工俭学,俄国考察学习。。。。。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从那时起,多少年青女共产党员走出学校,走进工人,农民家中动员革命,多少年青女共产党员深入工厂,农村办夜校,宣传革命真理。更有女共产党员就义前,且把刑场变战场,高呼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 让思想真理的光辉照亮民众的心。

女烈是解放之花。

中国革命包括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两大主题。

中国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仁人志士,巾帼英雄,西学东渐,求民族之再生,寻妇女解放之大道,风云激荡,激浊扬清,几多慷慨悲歌。
法国大革命之母的罗兰夫人、红十字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俄国虚无党首领苏菲亚等曾为中国先进知识女性效仿。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从法律上取消了一切使妇女没有权利的内容,保证妇女的平等地位。让先进的女性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向警予指出:“中国必须像俄国那样,经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打倒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军阀政府,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唯一的出路。“
向警予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妇女问题,把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她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中有一个著名论断:“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是天造地设的伴侣。”“只有新兴的劳动妇女最有力量,最有奋斗革命精神。”“这支勇敢奋斗有组织能战斗的新兴妇女劳动军,不独是妇女解放的先锋,而且是反抗外国掠夺者的国民革命之前卫。”

“当大街上只剩下最后一个革命者,这个革命者必定是女性。”这是共产国际女领导人卢森堡的名言。说明巾帼不让须眉,女人对自己的信仰,也许更坚贞,更执著。

作为中国近代女革命家,首先要数秋瑾。秋瑾比卢森堡小4岁,却比她早牺牲12年。秋瑾得知消息清政府马上要来追捕,众人劝她速离绍兴,但她却把所有同志安排撤离,唯自己独自一人,孤守在大通学堂。她说:“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清军把大通学堂围得水泄不通时,大通学堂“只剩下最后一个革命者”,她就是秋瑾。
秋瑾被捕未作任何口供,只是将清代诗人陶澹如诗句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挥毫书下。表达一位女革命家忧国忧民,壮志未酬,面对死亡的悲愤心情。

当然,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做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

毛泽东指出:“劳动妇女的解放与整个阶级的胜利是分不开的,只有阶级的胜利,妇女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革命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随着中国革命胜利的发展而发展。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最近农民运动一起,许多地方,妇女跟着组织了乡村女界联合会,妇女抬头的机会已到,夫权便一天一天地动摇起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每个乡苏维埃,都应该把领导女工农妇代表会的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上。”他在《反对投降提纲》中指出,“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
1939年7月20日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在开学典礼上说:“女大的成立,在政治上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培养大批有理论武装的妇女干部,而且要培养大批做实际工作的妇女运动的干部,准备到前线去,组织二万万二千五百万妇女,来参加抗战。”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以及游击区内,妇抗会、妇救会、妇联会像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亿万妇女积极参加支前,救护伤员、动员亲人参军等,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回首峥嵘岁月,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一次次革命失败到一次次革命成功,每一次都渗透了多少英烈们的热血,其中不知有多少女烈血。女烈是中国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之花。

女烈如花,每一个如花的女烈人生都构成如花的女烈文化,朵朵女烈文化之花,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光彩夺目,永开不败,与日月同辉。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