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狸猫先生(网名)发在豆瓣上的一篇文章。
据说如厕时看侦探小说会导致便秘,痔疮甚至脱肛,导致拉屎失败。我最近改邪归正,改看《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了,其文短小精悍,有简洁之美,每便读一至二篇,即可顺利排便,又能学到东西,非常值得推荐。
在《李师师,李香君殉国?》一文中,顾先生认为此二女未必殉国,乃是后人美化:“美人,已美矣。美人而有正义感,自更美。美人不惜生命以发挥其正义感,则美之至矣。”吾深以为然。顾公此言,真道出女烈爱好者之心事也。
吾国自古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优良传统,此盖为男士之最高道德也。而于女士,实也有此愿望,只未明说,潜藏在内心中耳!为何有此愿望?男士之审美需要耳!否则为何非要编出“师师脱金钗,自刺其喉,不死,折则吞之乃死”云云。为何要李香君“见侯朝宗服清之衣冠,悲伤气结而殒”乎?此实为自古而今之男士受儒家仁义规范之影响,而对女性产生的一种最高的审美需要。
这种审美,也不完全是因为儒家道德之影响,其实还有一条,就是西洋人常云的悲剧美。即一个美好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时候,有一种令人痛惜之美。俗话说:“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也有这样的道理。
此外的此外,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男士们潜意识中希望美女保持其年轻时的美丽。一旦衰老成鹤发鸡皮,美从何来哉?古代的苏小小,甚至希望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就死去,以保持其在男性心目中永远美丽的印象。日本推理小说《雾越邸杀人事件》竟然把“让她成为永远的娃娃”作为杀死美女的动机。可见此理古今皆然也。
女烈士们,既有“美人不惜生命以发挥其正义感”以满足儒家道德理念,又有西洋之悲剧美,甚至绝大多数都成为“永远年轻”。有此三者,真可谓“美之至矣”!
吾曾建有女烈群,应者如云。然其中良莠不齐,似我之纯由审美之态度观女烈者甚少,多有虐待狂者,被虐狂者,SM者,意淫者,手淫者等等,其人之所好,多为女死,女惨,女犯,以致所谓肮脏美学,绳缚艺术之流,屡删不尽,令人气短。其中唯有珠海某氏与广州某氏差强人意,前者蒐集女烈猛图于博客中,屡封屡建,矢志不渝,后者专研秋瑾,如考证秋瑾就义时到底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裤子等等,(文献上有三种说法,颜色不同)。是二子者,甚慰吾心,所谓“海内存知己”者也。吾道不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