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梅,名芬,云字三房湾(湖南衡阳杉山乡(今属衡东县)今荣桓镇杉山村)人。1911年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兄妹五人,她居第三。刘琼梅自幼聪慧,乐于助人。9岁能纺纱,11岁能刺绣。1917——1922年,在本地三房湾初级小学读书。每当大雨滂沱,道路泥泞,她往返护送幼小同学,深得乡村父老的好评。
1923年,在二哥刘烈(共产党员)的影响下,她跋山涉水考入衡山县城女子高等学校学习,在校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1926年7月,北伐军过境,她在中共衡山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参加宣传队,热情慰劳北伐军战士。次年秋,加入共青团,被选为女校共青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这一年冬,琼梅从高小毕业,受党组织的派遣,回乡从事革命工作,先后在皮亭桥,长岭等地发动妇女投入革命运动。她向妇女宣传放脚、剪“巴巴头”,自爱、自立,不作男人的附属品;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并从自家做起,发动两个嫂子解去裹脚布,剪掉“巴巴头”,让嫂子在妇女会上现身说法。通过串连发动,当地大部分妇女放了脚,剪了发,焚毁了《女儿经》,意气风发地同男子一道参加革命斗争。
家乡第一个女界联合会成立,琼梅被推选为会长。开成立大会那天,地痞刘善生咒骂大会是“妖精会”,琼梅马上发动青壮年妇女把这个地痞捆来,罚戴高帽子游团。贫家女子刘春娇,只有14岁被迫即将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为妻,琼梅支持春娇解除这桩包办婚姻的婚约。之后,还带春娇到鱼形、南湾、石岗等地参加革命活动,并叫春娇在群众会上讲自身的解放。杉山富豪刘及第之妻吴氏,经常虐待儿媳颜莲子。有一次,吴氏从娘家请士绅吴吉生坐轿来训斥儿媳颜莲子向琼梅求救。琼梅立即发动妇女会员围住刘家住宅,放火烧了轿子。
“马日”事变后,6月6日,县农民协会发出继续坚持斗争的通告。琼梅随即与甘溪党支部高杰仁、康竹泉联合组织一支200多人的农民军,拿起梭镖、鸟铳和旧枪械,还连夜赶制两门松树炮(炮内装犁头铁、锅子铁和铳药),于6月12日浩浩荡荡开赴县城东岸的文义渡口,挖战壕,筑炮台,隔河轰击城内之敌。由于兵器低劣,攻城不遂,只得回本地解散。
8月,刘琼梅根据县委指示,与刘鑫一道,秘密恢复皮亭桥、长岭和杨林等地的党支部,建成中共衡山第四区党部(代号“皮长林”),还以党团员和农协骨干为核心成立农工复仇队,就地镇压反革命,打算夺取船湾团防分局的枪支开展武装斗争。在反革命疯狂进行清乡之际,琼梅坚定地执行“精干隐蔽”的指示,以走亲戚为名,到攸县陈家村刘炳英同学家暂避。在刘家,她白天以绣花作掩护,夜间就外出联络共产党员和农会、妇女会的骨干分子,共商应变对策。农历元旦将至,琼梅的父亲认为反革命清乡高潮已过,便去陈家村接女儿回家。由于叛徒告密,琼梅不幸被捕。1928年1月18日下午,省清乡专员向薰秋将刘琼梅押解到县城对岸的芳草渡时,猝然命令枪兵将她杀害在河边沙滩上。年方17岁。
巾帼英烈,浩气长存!如今一百年过去了,我们早已远离炮火,获得独立和自由,但革命先烈们对信仰的坚定和赤诚之心却永远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祖国的未来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我们要牢记和践行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坚定信念,开创未来。
责编:罗建水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原题 第一个女界联合会会长—刘琼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