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不怕死的女共产党员肖牡丹

肖牡丹(1904出生于江西省信丰县同益乡黄坑村猫仔坑。因幼年长相眉清目秀,貌似牡丹花而得名。成年后,在胞兄肖凤鸣的影响和教育下,踏上革命征途,肖牡丹,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她常常深入到信丰街头巷尾,宣传妇女解放的革命道理。
并先后担任信丰县妇委书记和县妇女协会主席等职。肖牡丹于1926年与曹景祥(当时信丰县的革命者之一)结为夫妻。

1927年3月6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赣州杀害了赣州工农革命领袖陈赞贤,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赣州惨案”。3月11日,信丰人民群情激昂,义愤填膺,在县城临江会馆召开了追悼陈赞贤烈士大会。会上,肖牡丹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对敌人的无比愤恨,带领到会700多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肖牡丹在革命的熔炉中不断得到锻炼,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图片

图为信丰县暴动总指挥部旧址——火焰山。

1928年2月23日,肖牡丹和丈夫曹景祥参加了信丰县委领导的农民暴动。当暴动队伍出发时,肖牡丹带领妇女一路高唱山歌:“天不怕来地不怕,打倒土豪和恶霸。还我血债还我地……”以鼓舞士气;暴动时,肖牡丹带领妇女手拿大刀、梭标、锄头等武器向敌人冲锋陷阵,奋不顾身,攻打县城,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由于敌强我弱,信丰暴动失败了。肖牡丹家里的所有房屋被敌人烧毁,财产被没收。在挫折面前,肖牡丹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她积极发动妇女打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带头废除扎鬓,改成短发,穿上戎装,飒爽英姿,活跃在红军战士和地方群众之间,深入宣传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虐待和歧视妇女等革命道理。1930年初,肖牡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4月11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第一、二、四纵队在信丰赤卫队和近万名群众配合下,攻克信丰县城。信丰县委在县城大王庙召开有数千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会上,毛泽东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共产党十大政纲”,号召信丰人民组织起来,建立工农武装和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支援革命战争。肖牡丹亲耳聆听毛泽东热情洋溢地讲话后,心情激动不已,立即组织妇女唱起了山歌:“红军攻克信丰城,红军就是救命根。红军来了晴了天,穷苦人家笑连连……”充分表达了信丰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5月上旬,肖牡丹在中共信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当选为县委委员。6月,肖牡丹又担任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兼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和县妇女协会主席。

图片

图为1930年4月红四军攻占信丰县城后,毛泽东在信丰大王庙发表讲话的旧址。

从此,肖牡丹一心扑在妇女工作上。在她的精心组织下,全县先后成立了西一区、西二区、南区、北区、城区5个区妇委会和64个乡妇女组织,组织了45个洗衣队、17个慰劳队、6个宣传队。各级妇女组织广泛发动妇女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妇女解放,废除买卖婚姻、实现男女平等。信丰的妇女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930年12月,当得知自己的丈夫、时任赣南肃反委员会主席曹景祥在赣县韩坊壮烈牺牲的噩耗时,肖牡丹万分悲痛。但是,她化悲痛为力量,毅然服从组织决定,继续在油山一带走村串户,坚持游击战争。她利用空闲时间,教游击队员和群众唱《国际歌》《送郎当红军》《共产儿童歌》等革命歌曲,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政治、文化生活,还鼓舞了大家的革命斗志,为巩固和发展信丰苏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肖牡丹因此被妇女们称誉为“我们的知心姐姐”。

1932年3月21日,红三军第九师在信丰城与国民党粤军第二军第四师发生激烈战斗。晚上,为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主动撤离县城,向龙虎口、古陂等地转移。随后,信丰苏区重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图片

图为马尾炸弹。

4月的一天,肖牡丹不幸被捕。每次审讯时,她都对敌人怒目而视,绝不屈服:“共产党人都是硬骨头,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敌人问她:“你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她昂首挺胸,铿锵回答:“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受压迫受剥削人民的翻身解放!”
在狱中,无论敌人使用何种酷刑,肖牡丹都坚贞不屈,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932年5月的一天,肖牡丹视死如归,神态自若,从容地走上刑场,在信丰黄泥排英勇就义,年仅28岁。
肖牡丹在遭敌人杀害之前,她母亲到刑场上看她,她对母亲说:"妈,你不要伤心流泪,白军杀了我一个人不要紧,我哥哥(肖凤鸣)还活着,将来我哥哥会回来替我报仇,全国工农兄弟们会替我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