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网空间 作者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 游长江
西班牙共产党前主席多洛雷斯·伊巴露丽,1895年12月9日生,1989年11月12日逝世,终年94岁。
(一)
多洛雷斯。伊巴露丽。戈麦斯诞生于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比斯开省的一个叫加利亚尔塔的小镇的矿工家庭里。这个小镇的居民全是煤矿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伊巴露丽在镇上度过了她清贫的童年。
伊巴露丽的父亲安东尼奥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卡洛斯党人,擅长炸药开矿技术。被矿工们称为"炮手"。母亲胡利安娜是家庭妇女。伊巴露丽共有兄弟姐妹11人,她排行第八。正如她后来在回忆录的上篇《唯一的道路》中所说的,她是"矿工的孙女、矿工的女儿、矿工的妻子、矿工的姐妹"。父母为摆脱贫苦的地位,省吃俭用把送她进乡村小学读书。 每天 清晨,伊巴露丽要先放牧完牲口后,才能去学校读书。一次,她问妈妈,结婚是怎样一回事?妈妈告诉她; “我的女儿,结婚就是纺线、生孩子、哭泣.……”。这句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话在伊巴露丽心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15岁时,由于经济困难,伊巴露丽不得不辍学去学习缝纫,但是后来连学缝纫也继续不下去了,她只好去富人家里当女佣。童年时的伊巴露丽常去加利亚尔塔镇的工人中心,在那里学会了矿工们唱的歌曲,接触了矿工们的革命思想。
从青年时代起伊巴露丽便投身革命。1915年,20岁的伊巴露丽同矿工、社会党人胡利安·鲁伊斯结婚。婚后,他们迁到莫索罗斯特罗市。1917年,伊巴露丽在该市加入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同年8月,她积极参加了当地工人举行的大罢工。1918年,伊巴露丽开始 在《比斯开矿工报》、《阶级斗争报》上以笔名"热情之花"(音译"巴西奥那里亚")发表文章,以她的犀利笔锋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她的文章受到矿工们的欢迎。从此,“热情之花” (巴西奥那里亚)就成了人们对她的爱称, "巴西奥那里亚"传遍了西班牙,后来更是越过西班牙国界,传到世界五大洲。伊巴露丽在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内成为共产国际的支持者,并在索莫斯特罗市组织了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伊巴露丽同其他共产主义者一起,参加了西班牙共产党的创建工作,并被选为西班牙共产党比斯开省委委员。1921年,西班牙工人共产党同西班牙共产党合并。1922年,伊巴露丽被选为参加西班牙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并开始在共产党的报纸《红旗》上撰写文章。1927年伊巴露丽积极参加了比斯开省矿工争取自由的总罢工。同年,西班牙共产党在法国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伊巴露丽当选为出席三大的代表,由于当时西共在国内处于非法的地下状态,她未能与会。1928年,伊巴露丽参加了在毕尔巴鄂市举行的妇女大游行,要求释放她们被捕的丈夫。1930年3月,西班牙共产党在潘普罗那市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伊巴露丽当选为西共中央委员。
1931 年4 月,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阿方素十三世宣布退位并出走到意大利。伊巴露丽从索莫罗斯特罗市迁到马德里,开始担任西共党报《工人世界》的编辑,不久,遭警察局的逮捕。
1932 年3 月17 日,西班牙共产党在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大会批判了自党成立以来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错误,实现了党的建设上的转折,何塞•辿亚斯当选为总书记,伊巴露丽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从此,伊巴露丽进入西共领导班子。1933 年11 月,伊巴露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十三次全会。1935 年,伊巴露丽同西共总书记 何塞•迪亚斯一起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的人民阵线政策对反对当时在欧洲一些国家内出现的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何塞•迪亚斯在共产国际七大上 当选为执行委员,伊巴露丽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西班牙笫二共和国举行大选,有西共参加的人民阵线在选举中获胜,伊巴露丽当选为众议员。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对人民群众的胜利很之入骨,法西斯将军佛朗哥于同年7 月18 日发动武装叛乱。7 月 19 日,伊巴露丽在马德里市中心的群众大会上号召工人、农民及各界进步人士奋起同法西斯战斗,她的“决不让法西斯得逞! ”的号召不仅成了西班牙人民反对佛朗哥法西斯座右铭,也成为鼓舞各国人民反对国际法西斯的口号。面对法西斯的猖狂进攻,伊巴露丽呼喊出“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的豪言壮语。在反对佛朗哥武装叛乱的斗争中,伊巴露丽始终与西共总书记何塞•迪亚斯一起,领导西班牙共产党和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哪里最艰苫,哪里就有伊巴露丽的身影。她曾亲自参加在马德里挖战壕和保卫马徳里的战斗。为了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抗佛朗哥法西斯的斗争,50 多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上参加了国际纵队,战斗在反佛朗哥的第一线。因国际形势的变化,1938 年11 月,国际纵队决定撤出西班牙,在巴塞罗那市,伊巴露丽主持了向国际纵队战上们的吿别仪式,并发表了令人难忘的演讲。她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当象征和平的橄榄开花结果,当西班牙共和国胜利的桂花开放时,请你们再返回西班牙来”。她的感人肺腑的演 说使国际纵队的战士和无数的西班牙听众流下热泪*。*
(二)
由于第二共和国内部右派的妥协和国际上德、意法西斯对佛朗哥的大力支持,佛朗哥得以在西班牙确立独裁统治并残酷镇压国内反法西斯力量。在阶级斗争形势变得异常严峻的情况下,伊巴露丽及其他西共领导人于1939 年3 月 6 日被迫流亡国外。从此伊巴露丽开始了她长达38 年的流亡生活。38 年来,她与国际上的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和反法西斯战士并肩战斗,把自己的足迹留在了苏联、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瑞士、意大利的广阔土地上。
在莫斯科,伊巴露丽同何塞•迪亚斯一起参加了共产国际书记处工作,与季米特洛夫、 曼努伊尔斯基、陶里亚蒂、多列士共事。她十分关心因避难而来到苏联的西班牙儿童,工作之余常到西班牙孩子居住的公寓去,查看他们的生活和学习。1941 年6 月,伊巴露丽在莫斯科领导创建了独立西班牙电台,任第一任台长。她以“胡安•德格尔尼卡”的笔名为电台写 了许多文章。当徳军侵入苏联并进逼莫斯科时,伊巴露丽率领独立西班牙电台同共产国际领导机关-起传移到苏联大后方乌法。1942 年3 月,西共总书记何塞•迪亚斯不幸逝世。西共中央决定,伊巴露丽继任冋班牙共产党总书记。
1943 年5 月15 日, 伊巴露丽作为西班牙共产党的代表,參加了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的签字。1945 年苏朕取得反法遥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将德军赶出苏联的领土,并反攻进入波兰、徳国境内。2 月,伊巴露丽开始长途跋涉,绕道伊朗、埃及来到法国,并在图卢兹居住下来,在那里与西班牙共产党的其他领导人一起,领导了西班牙国内共产党人的斗争。在巴黎,伊巴露丽参加了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筹建工作,在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的大会上当选 为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1945 年12 月,西班牙共产党在法国图卢兹召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中央全会。伊巴露丽主持了中央全会并作了报告,全会通过了新的党纲,确定反佛朗哥独裁统治和争取西班牙民主化的斗争目标。1946 年初,伊巴露丽同西共领导机构一起迁到巴黎。1947 年7 月, 西班牙共产党在法国的图卢兹举行了第二次世羿大战后的第一次群众大会。伊巴露丽在这次 有5 万多西班牙人参加的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活,提出“西班牙应属于西班牙人,人民应享有自由并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1950 年,伊巴露丽开始撰写回忆录《唯一的道路》并负责《西班牙共产党史》编写小组的领导工作。
1954 年11 月,在伊巴露丽主持下,西共在布拉格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新的纲领和章程,对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社会作了具体分析,决定在西班牙国内开展群 众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伊巴露丽在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西共总书记。这次大会对以后西共工作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56 年8 月,伊巴露前在柏林附近主持召开了西共扩大的中央全 会,并在全会上作了报告。报告对党的领导方法提出严肃的批评,提岀在新形势下,西共应 该执行“全国和解”政策。她指出,过去站在佛朗哥一边的诸多阶层由于形势的变化现已成为佛朗哥政策的受害者,因此它们可以成为西共争取民主与自由而加以团结的力量。“全国和解” 政策使得西共团結了广泛的社会阶层,为西共以后争取更多进步人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9 年12 月,西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布拉格召开。这时,伊巴露丽已经65 岁,她希望有 比她年轻和精力充沛的同志来接替总书记的职务,并主动提出把青年干部提旬领导岗位的建 议。代表大会接受伊巴露丽的建议并选挙她担任西共主席职务。从六大起,直到1989 年11 目 12 日止,伊巴露丽连续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的主席。她在六大上发表的讲活,后来用《向青年开绿灯》为标题出版。
(=)
此后,伊巴露丽虽然年事已高,并卸去了西共总书记的职务,但她仍频繁出访,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和活动,全身心地扑在党的和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上。1968 年8 月,当时正在苏联黑海边度假的伊巴露丽一听到华约组织五国决定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消息,马上率领西共代表团飞赴莫斯科,紧急会见苏斯洛夫和波诺马廖夫,坦率表明西班牙共产党不同意华约组织出兵的决定。1974 年至1975 年,佛朗哥的统治已面临末日,西共为显示由西共、人民 社会党、卡洛斯党及独立人士组成的西班牙民主委员会的力量,在瑞士共产党的协助下于 1974 年6 月23 日在日内瓦组织了一次举世瞩目的群众大会,从西班牙国内和让界各地赶来参 加大会的西班牙人达数万人。虽然瑞士当局对大会的召开设置种种障碍,如不准伊巴露丽在大会上演说等。但伊巴露丽排除一切干扰,毅然赴会,并不顾禁令发了即席讲话。大会开得异常热烈,群情激奋,“自由、自由”、“伊巴露丽返回马德里去”的口号声不绝于耳。而她还引吭高唱革命歌曲:“青年工人们,新的无产者,站到我们这边来,无所畏惧地站过来!” “我们有着神圣的理想",“我们高举社会主义的红旗”,“我们必胜”!
1975 年12 月,伊巴露丽在罗马度过了她80 岁生日。意大利共产党为伊巴露瓯的80 寿辰举行了盛大庆祝活动。伊巴露丽在《热情之花回忆录》中写道, “我最反对举行祝寿活动。但党和朋友认为,“你的一生,你的斗争是属于党、属于人民的",“向热情之花表示祝贺,也就是向共产党人,向民主自由表示祝贺",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接受党和朋友的祝寿决定。意大利朋友把伊巴露丽的肖像挂在大街上,意共总书记贝林格主持了庆祝活动。意共主席路易吉•隆哥发表了热情的祝词。罗马市长(天民党人)会见伊巴傅丽并赠送她罗马 纪念章,其他知名人士南尼和萨扎盖参加了这次会见。从西班牙各省来的西共代表、西班牙 新成立的“民主委员会”的代表、西班牙工人社会党的代表以及西班牙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 士都前来参加庆祝活动。当时尚在监狱里的西共领导人罗梅罗•马林、马塞利诺・卡马乔、 尼古拉斯・萨托里乌斯等人从狱中发来祝寿贺电。不少国家共产党的代表以及西班牙国际纵队当年的老战士也参加了庆祝活动。
伊巴露丽时刻想返回她的祖国西班牙,与她的人民、同志生活和斗争在一起,但一直遭到 佛朗奇政府的阻挠。1975 年11 月佛朗哥死后,西駐牙开始了民主化进程。1977 年4 月9 日,西共在国内取得合法地位。但内政大臣弗拉加借口没有足够警察来保护伊巴露丽的安全,不让伊巴露丽回国。弗拉加卸任后,他的继任者仍一再阻挠。伊巴露丽不顾一切于1977 年5 月13 日从莫斯科飞回马德里。她在答复记者的提问时说道:“我重新回到我的国家,十分高兴”。“我是来过平静生活的,来为党工作的”, “我是来捍卫和宣传我们的思想的”。
回国后,伊巴露丽一直住在一个普通公寓的一套摆设十分简朴的房间内,并未因年高而放弃争取劳动人民权益的斗争,每天仍坚持到西共中央委员会上班。姫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共产党员来自于人民,生活在人民之中,与人民的关系是血与肉的关系。刚回国,她就参加 了毕尔巴鄂市5 万群众举行的集会,并在集会上发表了热情的讲活。接着,她又从巴斯克地区赶往阿斯图利亚斯,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群众集会。她还参加了同年6 月 15 日举行的制宪议会选举,再次在阿斯图利亚斯地区当选为众议院的议员。有趣的是,41 年前的1936 年,伊巴露丽正好是在这个区首次当选为共产党唯一的女议员的。7 月13 日议会首次开会时,按年龄推算,伊巴露丽担任了执行副议长。
1979 年3 月,西班牙挙行大选,伊巴露丽因年事已高没有再参加竞选。但她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参加西共纪念建党60 周年**(1980** 年)的群众集会、参加马德里马约尔广场的群众大会**(1981** 年3 月7 日)会见当年国际纵队的老战士**(1981** 年6 月29 日)、出席西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并再次当选为主席**(1981** 年7 月)、参加9 月举行的西共党节并在群众大会上讲话、参加声援阿根廷五月广场母亲们的游行活动**(1983** 年)等等。
1983 年底*,西共* 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伊巴露丽参加大会,并就党内团结问题在代表大会开幕前夕发表致全体党员的公开信,她说,“现在,我们陷入困难的争论之中。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建立在正确政策基础之上的团结的道路。我们党的光荣历史,党员们在受迫害和拷打的表现出的坚定性对所有的共产党人来说有着永恒的价值。但生活永不止步。一切都在运动、在变化。正如列宁教导我们那样,要善于将我们的理论、我们的政策和我们的斗争更适合于我们所处的具体条件,冲破一切教条、一切被生活所超越的东西,走向未来,走向我们所选定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平,这就是我们的道路,也是人类解放的唯一道路。”这封公开信在西共党员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体现出伊巴露丽的远见卓识及革命的胸怀。
(四)
伊巴露西对中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她的《热情之花回忆录》中的《致中国读者》中写道“……岁月在流逝.,许多事情也随之从记忆中消失,然而我在几十年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短暂的访问……却终生难忘"。“在西班牙内战战事犹酣的时期,我们收到了毛泽东和朱德同志代表中国人民给我们发来的亲切的声援电报,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来自战斗的中国的问候,给了我们人民武装力量以巨大的鼓舞。”"1949 年我因身患重病,在苏联一家疔养院养病,当时上海解放的消息传到我的病榻前。决心砸烂帝国主义压迫枷锁的共产党和人民长达30 年的英勇斗争达到了最高潮。我立即感到一这历史性胜利驱使 一切革命者要活下去,要做乐观主义者,要对我们事业的胜利充满信心。”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伊巴露丽对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伊巴露丽曾两次来中国访问。1956 年,她率西班牙共产党代表团参加中国共产覚第八次代表大会,亲切会见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在回忆录中她写道:“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很感人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接见了我们。这三个人各有特点:毛泽东是一位在自己身上把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惊人地融为一体的人物,他善于思考,对我们非常亲切。周恩来很活跃,很诙谐,眼睛闪烁着机敏的目光,他能讲-口流利的法语。朱德,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他很敬佩我们,把我们看作战友。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情况,取得的巨大发展和存在的严重困难。他们详细地了解西班牙反佛朗哥斗争的进展,了解我们党,我国人民的情况。”
1959 年,伊巴露丽又率西共代表团参加中国国庆10 周年活动,并到延安参观访问,还睡在当年朱总司令住过的窑洞里。伊巴露丽同中国老一代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有中国同志访问西班牙时,她总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同中国同志见面,并热情地问寒问暖。
伊巴露丽逝世后,中共中央在致西共中央的唁电中称颂伊巴露丽是西共久经考验的领导人,毕生为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和劳动群众的权益而斗争。伊巴露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为增进中西两国共产党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作出了积扱贡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她。
伊巴露丽从参加工人社会党开始,她为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和劳动部众的权益奋斗了整整74 年,在这3/4 世纪内,伊巴露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西班牙人民、西班牙共产党,被西班牙共产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支花”。伊巳露丽是在本世纪初西班牙还处于落后、 人民生活扱端贫困的条件下投身革命的,颠沛和艰苦的工作使她无暇顾家。她的6 个孩子有4 个在出生后不久至两周岁间夭折了。子女的早失并未影响伊巴露丽继续为革命工作,后来她将儿子鲁文和女儿阿玛娅带到马德里,伊巴露丽在西共党报《工人世界》工作后,儿子和女儿兄妹俩为党义务卖报。因环境艰苦、工作繁忙,伊巴露丽将13 岁的儿子和11 岁的女又送到国外,1939 年伊巴露丽到达苏联后才得以和儿子、女儿团圆。在1936-1939 年西班牙内战最艰苦时,伊巴露丽想到的首先是西班牙儿童,把为捍卫共和国而战的战士们的子女疏散到安全地区,佛朗哥上台前夕,伊巴露丽又把这些儿童送到法国、苏联。1941 年,德国希特勒发 动对苏联的进攻,伊巴露丽将自己20 岁的儿子鲁文送到红军部队,入伍到近卫军第3 5师 , 先是在莫斯科,1942 年,鲁文同红军部队一起参加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同年9月3日 , 鲁文牺牲在斯大林格勒前线,永远安息在苏联的国土上。伊巴露丽失去了她唯一的儿子。鲁文的证件、照片和个人生活用品至今还珍藏在苏军中央博物馆中。自那之后,只有女儿阿玛娅陪伴着伊巴露丽。
伊巴露丽把自己的足迹撒在了欧、亚、非、拉美四大洲的广阔土地上,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将永远缅怀这位革命的热情之花。
(责任编辑于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