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夫妻赵福基、马淑贞的故事

赵福基(1909—1941),原名赵德庭,回族。今伏山镇太平庄人。幼时随父读书、习医。1927年与出生贫苦农民家庭的本村同族女青年马淑贞(1909—1946)结为伴侣。

1923年,赵福基在泰安县泥沟小学当教员。1930年行医,足迹遍于肥城县吴家店、东史一带。1938年参加革命队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五区做民运工作,收交公粮,动员参军。后任区长,带领全区人民开展游击战。是年,马淑贞在丈夫的影响下,也参加了革命,活动在三、五区,帮助各村成立妇救会,动员群众送子送郎参军参战。只身潜入白马庙、十里铺、云山店、王卞等敌区,侦察敌情时值地方革命武装军火短缺,她扮成农妇,去济南购取军火,密运宁阳。

赵福基在革命斗争中非常机智勇敢,常潜入白马庙、大辛庄、开元寺、沈家坪、王卞等村,出没于日伪据点内,侦察敌情,巧抓俘虏。群众称他是“英雄虎胆”。

1939年4月,他指挥区游击队支援八路军一一五师某部胜利完成大梁王突围战。在艰苦的抗日岁月里,他领导的五区成为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之一。

1941年春,因叛徒出卖,在肥城县张楼村不幸被捕。日伪军先封官许愿,诱骗赵供出抗日民主政府,他怒斥侵略者和汉奸走狗,揭露了他们的罪行。后又遭严刑拷打,让他睡钉子床,叫狼狗嘶咬,但他仍没暴露一点党的机密。同年6月3日,伪县长王绍武令五区队在白马庙就地枪杀赵福基。他赴刑场时,看见老母亲在路旁悲痛欲绝,便止步安慰说:“娘,不要哭,儿不能行孝啦,你老多保重。我是共产党员,为受苦人翻身求解放去死,我甘心”。他深情地与慈母诀别,又走向刑场并对群众高呼:“胜利一定是我们的!”赵福基在敌人的枪口下从容就义。

马淑贞的丈夫赵福基被敌人杀害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动摇革命。相反,却更加坚定了她的意志。她掩埋好丈夫的尸体,安排好母亲和婆婆,继续战斗,为国雪耻,为夫报仇。

同年,宁阳抗日斗争处于低潮,斗争异常艰苦,随时可能付出生命,她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跟党干一辈子革命。

1945年,马淑贞任五区妇救会会长。她深入农家,以谈家常,啦苦情,启发姊妹们觉悟,投入反奸诉苦,减租减息斗争。工作常到深夜。

1946年7月14日,马淑贞在执行任务时,被土匪头子陈德山等包围,不幸落入魔掌。土匪们先用刺刀刺她的腿肚,脚跟,后又剥去她的上衣,用铁丝穿透锁骨,刺穿乳房,割掉乳头,并下坠秤砣,牵着游街,逼她口供,但马淑贞紧咬牙关字不吐。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土匪们将她押到三区住山庄八米多深的枯井边,先砍断她的手,脖子上拴上石头,后推入井内。又掀进石头,扔进燃着的麦秸,填上土。(其手段恶劣至极,惨绝人寰啊!)马淑贞壮烈牺牲。临难前她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1984年春,伏山区全体少先队员缅怀党的好干部、回族人民的好儿女赵福基、马淑贞的英雄事迹,自动捐款重新修建了夫妻双烈士之墓,并立碑纪念。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