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今日芜湖客户端 作者 芜湖发布
青山埋忠骨,绿水挽英魂。
再过几天,就是“八一”建军节。在这个属于军人的日子到来之际,记者赴南陵县何湾镇南山村,采访了一个农家五代守护新四军烈士墓的故事。
青山绿水间,新四军烈士张洁亚长眠于此79年了,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的,是她生前根本不认识的宋家几代人。
▲张洁亚的坟墓位于南山村鹫峰山下
反扫荡中倒下的女烈士
故事要从1940年的“何家湾战斗”说起。
何家湾战斗发生于1940年4月26日,战场位于南陵县何湾镇何家湾和苏家冲一带,距现在的何湾镇街道约2.5公里。
这次战斗,打响了皖南反扫荡的第一枪。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战斗持续9个多小时,共毙伤日军300余人,包括3名军官;新四军伤亡10余人,另有20多人失踪。
本文讲述的这位新四军烈士,名叫张洁亚。
▲何家湾战斗时新四军留下的珍贵照片
张洁亚是上海人,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她15岁入党,并参加抗日战争,来到皖南新四军保安医院工作。
何家湾战斗发生时,张洁亚任繁昌地区三支队会计,只有18岁。
敌人扫荡中,张洁亚身带很多钱币与账册,行动不便,中弹受伤。
为了保护部队的军饷和账册不落入敌人之手,她强忍疼痛,挣扎着爬到隐蔽处,将军饷与账册藏好。
然后又用尽全力远离军饷与账册的掩埋处,自己却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60岁的南山村村民宋满昌,在一处山脚下的草丛里发现了张洁亚的遗体,并从她身上背着的行囊中得知她的身份。
在那个兵荒马乱、资讯极不发达的年代,宋满昌能做的就是冒着风险,和儿子宋德玉把烈士的遗体抬回去,安葬在自家屋后不远处。
宋满昌和老伴只有宋德玉一个孩子。老太太也是菩萨心肠,她说:“多可怜的女娃啊,这么小就走了。 我们把这姑娘当成自己的女儿吧!”
宋满昌夫妻俩叮嘱宋德玉,如果今后找到了烈士的亲属,就把张洁亚牺牲前后的情况告诉他们;如果找不到,要一直把张洁亚当成自己的亲妹妹,让烈士永远不感到孤单。
遵从宋满昌的意愿,他们去世后,就葬在张洁亚坟墓的不远处。这样,“才能保护好张洁亚这孩子”。
张洁亚用生命保护的军饷和账册,最后完整地回到了新四军手中 。
我有一个“新四军姑姑”
▲宋峰其家
宋满昌的一句叮嘱,成了宋家的家训。
宋德玉有三个孩子,长子叫宋峰其,媳妇叫朱秀莲。
朱秀莲回忆,自己嫁到宋家时只有19岁,按照农村风俗,新娘子刚嫁过来要去祭拜长辈。
在宋满昌的坟墓边,朱秀莲毕恭毕敬地给张洁亚磕了三个头。
按照辈分排列,宋德玉喊张洁亚叫“妹妹”,宋峰其一代喊张洁亚“姑姑”,宋峰其的儿子宋振理一代喊张洁亚“姑奶奶”,宋振其的孙女小思嘉一代,喊张洁亚“姑太太”。
从宋满昌算起,宋家五代人都在守护着烈士的坟墓。
▲朱秀莲带孙女来看望“姑太太”
一年中的清明、冬至、春节,宋家人一定会去张洁亚的墓前烧纸、磕头,平时也经常去把荒草除掉,地平一平、整一整。
朱秀莲记得,每年除夕吃年夜饭前,宋峰其会带着儿子、女儿、孙子十几个人,去给逝去的长辈烧纸磕头。
在张洁亚的墓前,大家的祭拜既包含着怀念,更充满着崇敬;
同时,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烈士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什么时候才能等来她的亲人?
近年来,宋峰其的小儿子通过微博等媒介手段,为张洁亚寻找亲人。有关方面也积极努力,包括远赴上海求证,希望可以找到烈士的亲属。
遗憾的是,一些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有得到确认,至今还没有找到张洁亚烈士的亲人。
79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后可能会更加难。
▲记者现场采访
“不管怎样,只要张洁亚亲人还没有找到,只要张洁亚的坟墓还在南山村,她就永远是我们的‘新四军姑姑’!”宋峰其郑重表示。
“我会告诉同学们我有一个姑太太,她是为了打走日本鬼子牺牲的。她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年仅13岁的小思嘉这样说。
79年漫漫人生长河。几代人守护着烈士的坟墓,也许算不上惊天动地的伟业。
但是,传承尊崇英雄、拥戴先烈的精神,与我们不忘过往、发奋图强的民族气质,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张洁亚烈士并不孤单,因为有善良、淳朴的宋家几代人永远陪着你。
你为这片红色热土洒下的热血
将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