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倪淑英烈士

追寻倪淑英烈士,一上太行:七十二年的坚守 ,三代人终圆夙愿…烈士牺牲地首祭亲人倪淑英、刘涑烈士

  作者      冈倪 

我的亲姑妈倪淑英烈士,又名宋维,是江苏杰出的抗日巾帼英雄。她是我父亲的大姐,虽从未谋面,但她那靓丽坚毅的影像,却早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子侄辈的脑海里!

图片

倪淑英1916年10月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松陵镇。1934年毕业于江苏省立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即任教于吴县县立新阊小学(现苏州学士中心小学)。1934年至1937年三年先后在苏州、上海、吴江任教,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年冬倪淑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她毅然决然地舍弃殷实的家庭、富庶的家乡、稳定的工作、体面的职业和花样的年华,投笔从戎奔赴抗战前线延安。1938年5月于延安宝塔山下、延水河畔,倪淑英留下了她人生最后一张单身照。

图片

自懂事以来,我就从父辈及倪淑英当年的勤务员杨志毅口述回忆录等有限史料中得知,倪淑英1938年到延安后即在陕北公学学习、工作,1939年她坚决要求到抗日前线去,来到晋察冀边区。1943年9月,倪淑英带领战斗小组在太行山区参加反扫荡斗争,为待产而碾转至桦木沟村。10月12日凌晨,日寇包围了小山村,倪淑英和战友们临危不惧,为保护党的机密、掩护战友突围,英勇战斗,牺牲于太行山区河北省涞源县境内的神仙山桦木沟。牺牲时她已是晋察冀边区公安局机要秘书主任,年仅27岁。与她共赴黄泉的还有三位战友。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给我爷爷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的“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我爷爷病逝后,这张证书就一直挂在我父亲卧室的墙上,陪伴着烈士家人半个多世纪,直至他90岁去世。现己由苏州革命博物馆珍藏。

图片

至于倪淑英及其战斗小组的战友们怎么会在山沟里与日寇对决?是谁决定安排孕妇打掩护?她保护了哪些我党的机密文件?她和三位战友到底掩护了多少战友?倪淑英及其战友的牺牲地在哪?遗骸又在哪儿?是否建有烈士坟墓?能否找到?这些疑问,直至倪淑英、刘涑、王政阁、刘义等四勇士牺牲72年后的2015年5月,在中国红色旅游网上登载的,由中国冀中抗战研究会笔名为“吴梁殿”同志撰写的《寻访”花木沟”》组图文章,以及倪淑英唯一健在的战友,张本鸿老人在2008年的缅怀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图片

”吴梁殿”的真名叫左五平,其父左叶将军正是当年指挥近千军民展开“桦木沟突围”战斗的八路军团长。左五平与其姐左月燃等姐弟几人,依据其父回忆录及遗愿,千方百计找线索,不辞辛劳寻遗迹,在中国冀中抗战研究会的支持下,终于在2014年底2015年初,在河北省涞源县南马庄乡桦木沟村,见到了祭守倪淑英和刘涑烈士安息地七十多年的老乡,找到了倪淑英、刘涑、王政阁、刘义四烈士殊死抗敌的阵地,看到了将要被灌木荒草淹没的掩体大石头。

图片

而更加令人心灵震颤的是,烈士长眠之处已被杂树野草所埋没,若不是当年八路军在掩埋烈士时摆放的两块记号石片还在,若不是参与掩埋烈士的老乡及其继承父辈义举的子侄们的坚守,72年坚持每年清明来为两位女八路烧纸祭拜……,倪淑英和刘涑两位烈士的安息地,势必将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是革命老区人民的坚守和呼喊喚醒了人们,对那七十二年前的历史记忆!他们深情地对冀中抗战研究会的同志说:我们再穷没什么,就希望县里为这两位女八路建坟立碑!

图片

在冀中抗战研究会的力促下,在中共涞源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征地、平整、设计、制作、按装等工作,在烈士安息地原址修建起了倪淑英和刘涑烈士陵墓(王政阁和刘义两烈士的遗体在他们牺牲不久就被家人迁走),并将当年抗敌阵地的掩体大石头也保护起来。2015年7月31日夜,我收到了涞源县民政局发来的邮件,第一次看到三代人企盼七十多年的倪淑英、刘涑烈士陵墓,已呈现在了太行山脉神仙山麓!

图片

当我看到墓碑正面镌刻的“宋维烈士之墓”和背面的烈士生平简介:宋维 女原名倪淑英……时,便不由地从心底里高声呼喊:爷爷、爸爸,我们的大姑妈找到了!她得到了真正的、有尊严的安息!你们可以瞑目了!我们也能安心了!

图片

依据《寻访“花木沟”》文章提供的线索,我千方百计联络上了涞源县、乡各部门,还想方设法联系并委托倪淑英烈士唯一健在的战友——张本鸿老人之子,寻找冀中抗战研究会以及左叶将军的子女。这枚1938年春在延安陜北公学学习、工作的倪淑英(右)与战友、年仅二十岁的张本鸿(中)的合影照,老人家一直将其郑重地摆放在卧室书橱的正中央,与其相伴达半个多世纪。我多么想早日飞到她老人家身旁,去体验大姑妈战友对倪淑英那带有温度的亲情;多么想去看望并聆听左叶将军子女们,讲述其父回忆录中有关“桦木沟突围战斗“的故事;更想尽快跪拜在新落成的大姑妈陵墓前,送上她的亲属及后人四代38口迟到72年的叩首祭拜!!!

图片

2015年8月18日,我怀着急切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北上的旅途。下午便去探望了居住在北京的张本鸿老人家,年届95岁的耄耋老人,精神蹶硕,思维清晰,和蔼可亲。对近80年前发生的事依然能够尾尾道来,叙述中处处表露出她对倪淑英大姐、挚友的爱念之情,使我感受到家人亲人般的亲情。

图片

当晚,我与张本鸿老人的长子沈晓林(左),见到了寻觅多时的中国冀中抗战研究会会长、开国上将吕正操之子吕彤羽同志(右),首次听到了吕正操将军回忆录有关1942年反日寇”五一”大扫荡,八路军在河北省威县进行的”掌史突围战“的叙述,并得知当年倪淑英是冀中军区公安局唯一参加过这次著名突围战的女同志!

图片

届时,我也终于与日思夜盼的左叶将军的子女们见了面。笔名”吴梁殿“的左五平(左),冀中抗战研究会副会长左月燃(女,右三),及其爱人(右二)和兄弟(右一)。在叙谈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左叶将军回忆录中有关”桦木沟突围战”的细节描述,被倪淑英她们当年的英雄壮举所震撼!也进一步了解到他们姐弟遵父亲遗嘱和冀中抗战研究会指派,寻找桦木沟、寻觅倪淑英和刘涑两位烈士长眠之地的曲折与艰辛,被他们传承父辈的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为还革命先辈以历史原貌而作出的无私奉献所感动!当即决定第二天就前往太行山区的桦木沟!

图片

桦木沟村四周群山环绕,山村傍着山沟沿东西走向建造而成,它面向南山沟,背靠北山坡,形成一个狭长的小山村。全村山上仅30多户人家,山下有50余户人家。

图片

此时虽已中午十二点多,但当地老乡有一日两餐的习惯,所以我们在乡、村干部的陪同下穿过山村,继续向村西口烈士陵墓所在的深山进发!

图片

在坚持祭守烈士墓地的村民谭云带领下,我们开始沿着“山路“登山。

图片

我们与县、乡、村的干部紧随其后。

图片

所谓“山路“其实并不是路,而是雨季山水冲出来的山沟,我们就是踩着山沟里的乱石跳跃前行。

图片

脚下是大小不等的乱石,腿边是磕跘缠绕的荆棘杂草。我想,当年倪淑英怀着身孕与战友们在夜黑风高的凌晨,走这样的”山路”,该要有何等坚强的毅力,付出何等程度的艰辛啊!

图片

山沟四面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杂树和灌木。出村向西我们攀爬了二里多路,隐约看到了前方有人工建的挡水墙,啊!我们的目的地要到了。

图片

这里曾经是血雨腥风的战场。当年来桦木沟村待产的倪淑英和刘涑及其他两战友,在基本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情况下,自觉协助左叶团长,主动吸引牵制包围山村的日军,坚守在以这块大石头为掩体的阵地上,全力掩护村里近千名八路军战士、伤病员、边区干部和村民突围。她们在击毙十多个鬼子后,被包抄到侧后翼的日寇,用机枪扫射而全部壮烈牺牲!她们这一壮举使村里近千军民顺利突围,赢得了“桦木沟突围战斗”的胜利!正基于此,半个多世纪过去后,左叶将军仍念慈再慈,终身不忘!也正因此,当地乡亲代代相传,坚持72年始终守护祭奠这两位女八路!如今这片浸润有先烈鲜血的热土、留有累累弹痕的大石头被保护起来,已成为“桦木沟惨案”,即“桦木沟突围战”的纪念地!

图片

保护烈士抗敌阵地的平台约有50多平方米,看着隐匿在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交错、杂树灌木丛生的深山坳里的阵地旧址,不竟令人感慨万千!在这”走则生留则死”的当口,倪淑英她们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在这阵地右下方的干河沟,想必就是当年倪淑英命令其勤务员杨志毅给机关报信,并将其推下山坡的地方;在它左侧北山坡,想必就是当年四勇士吸引牵制敌人,掩护近千军民突围,击毙十多个鬼子的战场!

图片

村民谭云手指着大石头,讲述着他伯父口传当年四勇士的战斗场景:烈士们在大石头后面打击从东北方向来进攻的日寇,并在阵地前打死了十几个鬼子。

图片

这块大石头,虽然经过72年的风雨冲刷,可当年日寇机枪扫射留下的累累弹痕,深浅不一,依然清晰可见。它是当年替烈士们遮挡枪林弹雨的英雄石,更是那场惨烈牵制战的见证物!

图片

我抬头向大石头西北方向上的山头望去,那儿就是72年前,歇斯底里发作的日本鬼子,调来机枪运动到勇士们侧后翼上方,向倪淑英等四勇士射出罪恶枪弹的地方,怀有身孕的倪淑英应是位于大石头最外侧而身中八弹(比其他战友多中四、五弹),壮烈牺牲!

图片

在抗敌阵地遗址边上,一条人工刚修建成的台阶山道,是通向倪淑英和刘涑烈士陵墓的专用通道。

图片

我们随着谭云拾级而上,攀爬了约百米,便来到我魂牵梦绕的圣地——大姑妈倪淑英的安息之地。在这依坡而建的仅20平方米的平台上,矗立着倪淑英(宋维)和刘涑两位烈士的坟冢与墓碑。

图片

当我第一次看到大姑妈倪淑英和刘涑烈士那两个圆型坟冢,第一次触摸到矗立在坟前的墓碑,便心潮澎湃,难以抑制!看着墓碑上那镌刻的立碑时间:2015年5月,这离烈士们为国捐躯的时间1943年10月12日,竟然长达72年!就是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长达66年啊!

图片

看着紧挨着陡坡的墓碑背面,镌刻着烈士生平简介,虽因立碑者当时资料所限,简介内容尚存欠缺,但必竟在迟到72年之后,烈士陵墓终于修建起来,先烈终于有了庄严肃穆的安息之所,后人也终于有了叩首祭奠的凭吊之处!

图片

我将特地从苏州带来的,大姑妈倪淑英小时候最爱吃的苏州特产:采芝斋的粽子糖、苏州麻饼、苏式月饼作为供品,装碟摆放在墓碑前,以水代洒,代表倪淑英的后辈们祭拜从未谋面的英烈大姑妈。

图片

因平台狭小,我只得双臂紧抱陡坡边的挡水墙,勉强跪拜在大姑妈的墓前,向她连磕三头,并深情表述:亲爱的大姑妈,我代表所有家人首次给你叩头了。现在你有了自己的归属地,可以安息了!

图片

我又拿出倪淑英唯一儿子张克利表哥一家三代八口人的全家照,说道:大姑妈,这是你的儿子克利和媳妇谷雨琴,以及你的两个孙子、孙媳妇和一个重孙子、一个重孙女。我以照代人给你这位妈妈、奶奶、太太磕头了!

图片

接着,又拿出我一家三代,我与妻子、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外孙子六口人的合影照片,再次以照代人给大姑妈、姑奶奶、姑太太磕头。

图片

沈晓林代表妈妈张本鸿老人,给她的战友、大姐——倪淑英烈士跪拜祭奠。

图片

之后,我们又向刘涑烈士敬献了祭品,并分别给她跪拜祭奠。

图片

坚守烈士长眠之地的村民谭云,向我讲述了他的伯父当年协助八路军,安葬入殓倪淑英烈士遗体时所看到的一些细节,以及他受伯父嘱托坚持每年清明节,来给烈士烧纸、祭奠的情况。其中一些细节竟与倪淑英勤务员杨志毅的口述回忆录十分吻合。他再次表示,作为革命老区的人民,又是共产党员,守护烈士、祭拜烈士是我们应该做的,何况这两位女八路也是为救我们村的人而死的呀!

图片

继承父辈义举,坚持守护烈士掩埋地的共有三个村民,马山同志继承了其父亲,谭云、谭爱利两同志继承了其伯父,两代人薪火相传,坚持祭守了72年之久!使得烈士英灵得以重获安居,烈士壮举得以重见天日!当天因马山外出,故只可为谭云(左)和谭爱利(右)堂兄弟俩留影。

图片

依照苏州的习俗,我将在苏州特制的倪淑英烈士的遗像瓷片照,镶嵌在了烈士墓碑右上方,使烈士墓碑顿时生辉,更让烈士的容颜与陵墓一起融入莽莽太行山脉之中,永垂不朽!

图片

之后,我向大姑妈倪淑英的遗像再一次叩拜!

图片

首次现场祭拜亲人倪淑英烈士的仪程完满结束后,我与县委办的秘书殷股长、石乡长、村支部书记,以及谭氏两兄弟在烈士陵墓旁合影留念。

图片

让我与这块英雄石合个影。

图片

再见,掩映在莽莽太行山脉,融入于巍巍神仙山麓的烈士陵墓!再见,大姑妈,我还会再来拜望您的!

图片

在返回山村时,路过了村西头屋后的那个山村的小磨坊。当年指挥”桦木沟突围战斗”的左叶团长,因只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里住满了八路军重伤病员,轻伤员和作战部队则分散宿营在村外的山上,为便于指挥他只能栖身在这小磨坊的大磨盘上。

图片

当年集结在桦木沟村的有边区的后勤仓库、医疗队、休养所,还有这个位于村子中段的晋察冀边区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原址等。再加上军区各部队集中来的600多位伤病员和200多名保卫伤病员的八路军战士,以及村民,军民共计近千人。足见桦木沟村当时在我晋察冀边区,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图片

这个当年位于村东头第一间带有院子的屋子旧址,就是倪淑英她们战斗小组最后宿营的地方。依据杨志毅回忆录,在1943年10月12日凌晨,当听到警卫战士发现鬼子发出报警枪声后,倪淑英立即一面果断地指挥其他战友,从后窗翻出院墙,爬上后山向西转移;一面与杨志毅等同志一起焚烧销毁随身携带的党政机密文件和干部名册等,最后攀爬出院墙,艰难地登上北山向西突围,直至到二、三里外的大石头处。走完了她人生最后的山路!

图片

这是大姑妈倪淑英生前最后住过的房屋旧址,原房屋与全村大部分房子,以及仓库里的被服,还有粮食等早在72年前就被鬼子烧毁了。军民死亡四十多人。这就是”桦木沟惨案”!

图片

我们又回到村东口的进村小路上,即将告别今生今世再也难以割舍的桦木沟村了。再见了守护烈士英灵的乡亲们,再见了英勇的桦木沟村。暂时的告别,预示着即将再次相见!

图片

在返京的路上,我们还专程来到涞源县南马庄乡作答谢告别。感谢乡党委和乡政府在组织实施烈士陵墓的建设中,所作出的努力。

图片

回到北京,我即去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去寻找与大姑妈倪淑英相关的历史资料。那儿有倪淑英1938年到延安后学习、生活、工作过的陝北公学,举行开学典礼的照片。

图片

还有倪淑英先后于1937年在苏州吴江、1938年到延安后在陕北公学,都曾表演过的抗战文艺节目《放下你的鞭子》的剧照。

图片

更有当年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日寇大肆报复扫荡的军事地图。其中涞源县、阜平县,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等,倪淑英所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和单位,都在这张地图上标得清清楚楚,仿佛寻找到了倪淑英烈士最后的人生轨迹。

图片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论断的:”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们纪念倪淑英、刘涑、王政阁、刘义等抗日烈士,也不单是各人的家事,涞源县的事,而是国家的事,民族的事!

图片

我们纪念象倪淑英那样成千上万的抗日先烈,为国家之存、民族之续、人民之生所做出的伟大牺牲,就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爱和平、不忘初心、开创未来!

图片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