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与女烈文化的二重性

图片

女烈,即女英烈。

女烈一词较早见于1979年湘潭市歌舞团创作的歌剧《中原女烈》和1981年浙江省妇联编的《 浙江革命女烈志》一书。

英者,杰出的人。《淮南子•泰族》智过万人者谓之英。《礼记•辨名记》德过千人曰英。

烈者,烈士,烈士就是为了别人的生命财产而自愿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英烈,则是指忠肝义胆为了正义,为了坚持真理,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人民,舍生取义的人。

人的生命是由有型的躯体和无形的灵魂所组成的。

躯体是生命组成的有形因素,灵魂是生命组成的无形因素,行为是生命的特征。

爱,是高尚的人类灵魂的映照,爱,反映了与生俱来的人性特质——为他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古人云“ 人之初,性本善”,为他性是人具社会性最根本的原因。

爱是人理性的真心的对待某生命体或物体;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包括物质、感情和行动等形式。人类社会,是因为有爱,才有爱情的甜蜜,才有家庭的幸福美满,才有亲朋戚友的一往情深;也因为有爱党,爱人民、爱国家、爱民族、爱真理、爱正义……大爱,才有了义勇和忠诚。

死不等于牺牲,牺牲是人的理性选择,是爱的抉择。快乐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境界,因爱选择牺牲,牺牲者的内心是牺牲相对与背叛是幸福的。这就是英烈能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原因。

阳刚之精血铸其义勇,

阴柔之乳汁哺育其忠诚。

人民之爱心孕育其英烈,

历史之内涵昭其深沉。

母爱是女性所特有的,是人类为护卫后代、延续种群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女性所特有的爱。她是人世间最无私、最仁慈的爱、最伟大的爱!天之高,永不及于母亲思念儿女之情;海之阔,永不及于母亲疼爱儿女之心!

爱心育英烈。女烈受难和牺牲则是为了护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我们,是为了正义和崇高的信仰。大爱无疆和母爱最大化是女烈之魂,是人类理性的升华 。

女烈文化是指女烈为真理,为正义,为女性自身解放在内的人类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理性行为和反映这些行为的口传故事,文学、戏剧、歌舞、绘画、雕刻、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总称。

女烈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特色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就因为女烈文化具有独特的大爱无疆和母爱最大化的女烈魂的文化内核与文化精神,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意境隽永、魅力四射,别具特色的女性文化

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个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女烈文化所表现出的母爱最大化正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先进女性对自己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包括女性解放在类的人类解放事业)的负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和民族解放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旗帜的引领下进行的,因此,母爱最大化一方面决定了女烈文化属于女性文化,另一方面又决定了女烈文化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文化,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因此,女烈文化具有女性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二重性。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