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文化及其民俗特征

图片

女烈文化是先进的红色女性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过程中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女性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织部分,女烈文化正是中国新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女性文化。女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女烈文化是对于女英烈为女性解放等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行为和反映这些行为的口传故事,文学、戏剧、歌舞、绘画、雕刻、影视等文艺作品的总称。
女烈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文化。据美国后结构主义学者白露考证,中国直至清末还没有“女性”(female)这一概念。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不存在一个超越社会人伦关系的女性概念,凡指称女人的词语都是指在具体的家庭人伦关系中的女人,如次于儿子的女儿、次于丈夫的妻子、次于父的母等,各人只有根据自己在亲属关系中规定的角色规范立身行事,才可能取得被社会认可的角色位置。女性文化是一面旗帜,一面争取独立平等的旗帜,也是一个表明社会性别文明程度的文化符号。中国“五四”以前有关女性的故事传说、妇女古典诗词,以及以秋瑾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女烈士的事迹均先后表现了鲜明的妇女解放要求,是中国女性文化的先驱,而女烈文化形成与发展则使中国的女性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理论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肯定的是抽象意义上的人,体现的更多是男性的意志。
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人权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男权宣言,发现了这一点的阿伦普•德•朱戈在法国大革命两年后的1791年发表了《女性与女性市民的人权宣言》,她后来因此而被送上了断头台。
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则将人的解放与妇女的解放两个命题同时提了出来。
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悲剧色彩的性别,一直处在依附于封建社会各阶级的从属性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一批有知识的青年女性和劳动妇女开始了女性觉醒的启蒙,接受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将自身的解放运动与人类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结合起来,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拯救国家民族的时代前列,为救国救民,坚持真理英勇奋斗。其中,向警予、杨开慧、赵一曼等一大批女英烈表现出了和男性同样的智慧、勇敢、坚毅和胆识,她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点燃起红色的“半边天”。
女性红色“半边天”无论是在中国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谱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在那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里,先进的女性不再是以封建礼教赞颂的烈女贞妇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是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闪耀着英勇果敢、坚贞不屈、视死如归、顽强斗争的女烈光芒。《中华女英烈》、《上海女英烈》、《浙江女英烈》、《浙江女烈志》、《宁波女英烈》、《江苏女英烈》、《中原女战士》、《广东女英烈》、《安徽女英烈》、《河北女英烈》、《长白山女英烈》、《红岩女英烈》、《湖南妇女英烈志》、《琼崖巾帼英豪》、《东纵女英烈》、《北京女杰》、《红军女英雄传》、《河北女烈士英名录》、《山东女英烈英名录》、《山西女英烈名录》………一本本女烈传记记载了历史的天空中闪亮的女烈光辉。
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女烈取代了封建烈女与贞妇的光辉。女烈文化也以其独有的红色魅力在新中国的舞台高扬起自己的旗帜。女烈形象在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我们熟知的歌剧有《江姐》、《骄杨》、《党的女儿》、《中原女烈》,《洪湖赤卫队》,〈红霞〉《刘胡兰》等等,京剧《杜鹃山》、《骄阳》、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舞剧有《红色娘子军》、《蝶恋花》、《骄杨颂》、《红梅赞》,音乐歌舞剧《狂雪》等等,电影有《中华儿女》、《杨开慧》《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刘胡兰》、《冬梅》、《党的女儿》、〈青春之歌〉、《女交通员》、〈巾帼英烈〉《黄英姑》、《秋瑾》。电视剧有〈寻觅骄阳〉〈朝霞满天〉《野蔷薇》《双枪老太婆》《女神》、《血洒黎明》、〈丁佑君〉、《张露萍》、《青春之歌》、《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小说有《党费》、《六月雪》、《青春之歌》、《青江壮歌》等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称之为DV的网民自编自拍自我欣赏的网络影视发展了起来。在众多DV网络影视作品中,女烈题材的DV作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其中网友红豆主演的反映地下党员的《无字丰碑》,反映红军战士的《烈火青春》,表现女游击队长的《酷狱忠魂》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还有网友琪儿主演的《洪湖往事》、网友丹丹和琪儿主演的<喋血双妹>.网友晶晶和小荷主演《喋血香魂》、网友叮叮主演的《水滴石穿》、网友铛铛和叮叮主演的《黎明前夜》、网友客儿主演的《长青指路》、网友东方月和楠楠主演的《心的较量》、网友炎冰和慕容轩主演的《血荐轩辕》、网友炎晶主演《罗蔓花》、网友慕容轩和炎冰主演的《前方报告》、网友容怡主演的〈江姐〉网友秋雩主演的《忠贞》、网友柳絮主演的《五号机要员》、网友韵宜和柳絮主演的《血与火的洗礼》、网友容怡和晴雨主演的《代号红叶》,网友金小佳和李晓主演的《代价》都很有特色。江西省景德镇市竟成镇文化站站长周元强组织乡民自拍自演电视剧,其中《缅怀》、《里村星火》、《英烈杜鹃》、《母亲》、《宁死不屈》等女烈题材的片子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总之,女烈文化正被主流媒体的各类文学艺术和来自民间的网络DV影视共同推陈出新,女烈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文化正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女烈文化是具有民俗特征的民族文化

《汉书•董仲舒传》提出“变民风,化民俗”,孔子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风俗与民俗的内涵是相同的,是指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文化事项,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广大民间社会所接受,进而形成了民俗传承中的集体文化事项。同时,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即民间习俗文化,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稳定性、类型性等特征。我们说女烈文化具有中国特色,是指其具有中华民族基本的民俗特征。
一是女烈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对母性崇拜的隐性民俗特征。我们可以顺着女娲——观音——女烈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对母性崇拜贯穿于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之中。
首先是对献身补天救苍生的中华民族女神女娲的崇拜。人类是在女性腹腔中发源的,女人承载起了如大地一样的使命——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和美育生命,赋予这个世界连绵的生命体。太古初民对女性的神圣崇拜,编织母权中心的漫长岁月,还与早期的女性将自然界中最接近人性化的动物、植物驯化和培育成自己的伙伴,以及服装、首饰,饮食器具等的发明和操作有关。先民对女性的崇拜深深地融入民俗之中。具体表现为对抟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的崇拜。女娲是一个将女性特有的母爱最大化,为拯救苍生献身的女神。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权地位的提高,女性逐渐沦为被支配、被奴役的地位,对母性崇拜的民俗也由显性逐渐变为了隐性。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母性的崇拜总会顽强地表现出来。河北涉县等地至今纪念女娲,正月二十四过补天节,要蒸补天馍,并用土石填平坑洼不平的地方。不少地方还有举行女娲庙会的习俗。
母性崇拜植根于民间,并没因为儒家礼教的“三从四德”而消亡,突出地表现在我国民间母性崇拜意识对佛文化的浸染——对大慈大悲中国化女菩萨观音的崇拜。
中国民间除开对本土女神女娲的崇敬外,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人们把对母性慈爱的崇拜融入到中国化的佛教之中,创造出了美丽的女菩萨观士音,中国民俗佛教史上出现了观音菩萨新的身世说,即妙善公主的传说。在众多佛和菩萨中,美丽的观音菩萨离老百姓最亲近。中国大乘佛教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普贤菩萨代表大行,地藏菩萨代表大愿,观音菩萨代表大悲,这四个方面,即是大乘佛法的四根根本支柱。观音菩萨的特点是大悲,什么是大悲呢?悲是拔苦义,是看到无边的苦难众生在受种种痛苦,而生起悲悯同情,欲为其拔除一切苦难之心。大慈大悲正是女性特有的母爱的最大化。
上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了妇女的解放,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中国女性挣脱几千年封建枷锁的重重束缚,和男性共同挑起挽救民族危亡和民族崛起的重任。其中无数女英烈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们对女烈的崇敬与传统的母性崇拜结合起来了。女烈的牺牲精神体现出了女性特有的母爱的最大化。女烈的牺牲精神和女性的解放使得中华民族对母性崇拜的民俗得到了张扬。
与此同时,新中国的诞生,新生活的到来,让国人欢欣鼓舞,人们的母性崇拜融入了对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祖国的赞颂。人们热情的把党和祖国比作母亲。如“祖国啊,母亲”,“党啊,母亲”。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唱道: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
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
鼓励我学文化,幸福的明天向我招手,四化美景你描画.
党呵党呵,亲爱的党呵,
你的形象多么崇高伟大,
党呵党呵亲爱的党呵,
你就是我最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妈妈呵!
女烈文化体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母爱的最大化。这种母爱的最大化具体体现在女烈们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成就苍生。从女烈文化中人们感悟到的同样是对最大化母爱的崇敬。
二是女烈文化体现出了中华民族追求圣洁的民俗特征。
中华民族的一个共同的民俗特征就是崇尚圣洁。凡是民俗活动都追求环境与心灵的圣洁,总是把崇高与圣洁联系在一起。
女烈的牺牲称之为“玉碎”,“宁可玉碎不可瓦全“是女烈的一个基本特征。女烈因为承受了世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侮辱,而显示出女烈心灵的圣洁与崇高。
三是女烈文化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俗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但从不向强暴和恶势力低头,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情操长久以来深深地融入了民俗之中。
女烈文化把女性母爱的柔情与对敌斗争的刚强结合起来,交织成一幅幅感天动地的壮丽画面:女烈们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冲锋在前,陷入牢笼面对酷刑与侮辱坚贞不屈,走向刑场视死如归。女烈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说明女烈是我们民族的精英,女烈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