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烈 邓如兰

邓如兰,又名汝女。广东曲江县人。1903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为养家糊口,成人后父母忍痛将其卖给肖姓大地主家为媳。结婚后,得丈夫支持继续求学。
在学期间,积极进取,向往革命。受第二次东征宣传,投身于农民运动,与县委常委刘福等人深入到东厢一带发动组织贫苦农民起来革命。
1925年,广东妇女协会曲江分会成立,被选为领导人之一。她积做参加妇女协会的各项活动,颇得群众拥戴。她经常阅读《新青年》等革命刊物,注意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常识,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省农会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组织“广东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上武汉。邓如兰不顾家人反对,她放弃地主家庭的舒适生活,毅然离家和“南韶连政治讲习所”、“北江农军学校”第二期的全体学员一起加入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上武昌。她用自己清脆而又响亮的歌声去宣传鼓动,激励同志的士气,在一千二百多名北江工农军中都知道邓如兰的名宇。
工农军北上行至湖南永兴县时,汪精卫叛变革命,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几经周折邓如兰随总部上至武汉,住在武昌徐家棚。不久,北江工农军的武装被陈嘉佑收缴后,邓如兰返回到韶关河西她的家乡。

当白色恐怖笼罩大地,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邓如兰始终如一地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她沉着坚定,等待时机,从不气馁,绝不为白色恐怖所吓倒。从1927年秋至1930年。邓如兰和张九成曲江(县委委员)、孙俊雄(孙靖)。陈友德(均是中共党员)一起坚持在曲江城西厢一带进行秘密活动,恢复农会会员达一百多人,她还组织了刘二妹等十余人的“姐妹会”和“十兄弟会”党的外围组织,开展减租减息的斗争。
曲江西水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后,中共广东省委委员、曲江早期的农运领袖欧日章于1929年3月22日在龙归耙齿山战斗中壮烈牺牲,仅剩12人在山上坚持继续战斗,以张九成、邓如兰为首的西河坝党支部与他们取得了联系。
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捕杀共产党人,曲江县的党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邓如兰恢复的农会白天不敢在村中进行任何活动,只能在晚上到芙蓉山、木溪的九麻坑等地和船民中进行隐蔽活动。她发动码头工人罢工,起来和资本家进行斗争,迫使资本家修好码头,增设安全措施,提高工人工资。由于罢工斗争的胜利,鼓舞了西厢广大群众的斗志。资本家和地主豪绅将邓如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30年12月19日(农历十月三十日)晚上,邓如兰和西厢农会的执行委员陈友德等人在西河坝召开秘密会议,到会骨干一百余人。会议主要内容是贯彻曲江县委关于继续发动群众起来武装暴动,组织工、农赤卫队牵制敌人以配合赣南、湘南地区的武装斗争。由于邓如兰的家公(大地主、国民党曲江县党部执行委员)获悉这一重要消息,出首告密。国民党驻韶关第三独立团星夜出动兵力包围会场,八十余人不幸被捕,大地主肖庆祥连他自己的媳妇也不放过。认为邓如兰败坏了他肖家的声誉,只有杀了她才解心头之恨!他还不惜出重金给办案人,要求严惩邓如兰,经审讯后,有五十多名准予保释外,其余三十多名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被押往北江专员公署关押。后经各界人士共同努力进行营救,部分获准保释出狱外,最后,邓如兰被定为重要人犯。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百般凌辱。敌人残忍地撕光她的衣服,用灼热的香火点烧周身,烧她的腋下、乳房、肚子和大腿……,刑曰“满天星斗”把她烧到全身伤残,满身火疤。但她仍然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她骂不绝口,宁死不降。一九三O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广州《民国日报》、《大中华报》报导:“该批重犯,秉性顽强,坚不肯吐露同党,并狂呼为共产主义牺牲”。敌人日暮途穷,毫无办法。只好将邓如兰等处死。
1931年1月19日,敌人将邓如兰、张九成、陈友德、陈韵禄、彭石昌、林苟仔等6名革命者押赴刑场,在赴刑场之前,敌人非常害怕邓如兰一路上高呼口号,唤起民众,万分残忍地用破布把她的口堵起来。邓如兰等六烈士被敌人杀害于韶关北门外帽子峰山边。

图片

资料来源:博雅人物网 女烈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