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etta》(1950)

奥黛特·桑松的背景

奥黛特·玛丽·塞琳·布劳伊(Odette Marie Céline Brailly,1912年4月28日-1995年3月13日)出生于法国皮卡第地区的亚眠(Amiens)。她的童年因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而蒙上阴影,这也激发了她对抵抗侵略的信念。她幼年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轻微残疾,但并未削弱她的坚韧。1931年,她嫁给英国酒店经理罗伊·桑松(Roy Sansom),移居伦敦,生下三个女儿。1940年,随着二战加剧,她的生活发生转折。

1942年,英国特别行动执行局(SOE)通过广播征集法国照片以绘制敌占区地图,奥黛特寄出了童年家乡的照片,却意外被SOE看中。她的法语流利、对法国的熟悉,以及对纳粹的强烈反感,使她成为理想的特工人选。尽管起初因有三个幼女而犹豫,她最终在1942年加入SOE,代号“李丝”(Lise)。


训练

奥黛特在SOE的多个秘密训练基地(如苏格兰的阿盖尔地区和英格兰的温特福德庄园)接受了严格训练:

  • 技能:跳伞、武器使用(包括Sten枪和手枪)、爆破、密码通信、伪装和逃脱技巧。
  • 心理准备:模拟审讯和酷刑训练,帮助她学会忍受痛苦和保持沉默。
  • 评价:教官称她“意志坚强,但有时过于冲动”,她的体能因童年疾病稍显不足,但毅力弥补了这一点。

1942年11月,她跳伞进入法国,开始执行任务。


战斗经历

奥黛特的“战斗”更多体现在她在敌占区的秘密行动,而非正面交火。她被派往法国东南部的“纺锤”(Spindle)网络,协助抵抗组织,与SOE上司彼得·丘吉尔(Peter Churchill,代号“拉乌尔”)合作。她的任务包括情报传递、协调武器空投和联络抵抗成员。

关键行动

  1. 戛纳地区的活动(1942年11月-1943年4月)

    • 任务:她在戛纳和尼斯一带担任信使,负责将伦敦的指令传递给抵抗小组,同时确认空投地点。她常伪装成普通家庭主妇,骑自行车穿梭于德军检查站。
    • 危险遭遇
      • 一次,她携带无线电密码簿经过德军哨卡,险些被搜身。她用流利的法语和伪造证件(化名“奥黛特·梅蒂维耶”)搪塞过去。
      • 另一次,她协助彼得接收空投武器(包括手榴弹和炸药),德军巡逻队突然靠近。她迅速将物资藏入农舍,自己假装采集野花,成功避开搜查。
    • 表现:她的冷静和语言优势避免了直接冲突,但这些行动本身就是与敌人的隐秘“战斗”。
  2. 被捕前的最后行动(1943年4月)

    • 背景:1943年春,“纺锤”网络因叛徒出卖暴露。彼得计划撤离,但奥黛特坚持完成最后一次联络任务。
    • 事件:4月16日,她与彼得在圣让德吕兹(Saint-Jean-de-Luz)的一处安全屋会面,却被盖世太保突袭。两人未及反抗即被捕,未发生激烈交火。
    • 细节:奥黛特试图销毁文件,但被迅速制服。她被捕时携带手枪,但未有机会使用。

战斗特点

奥黛特的“战斗”更多是智斗而非武斗。她没有像维奥莱特·萨博那样经历正面交火,但她在敌占区的每一步都充满风险。她利用性别优势(德军常低估女性)和机智,多次化险为夷。SOE记录称她“在压力下表现出色,是团队的支柱”。


被捕与审讯

1943年4月16日,奥黛特和彼得在安全屋被盖世太保逮捕,随后被送往巴黎南部的弗雷讷监狱(Fresnes Prison)。她被单独监禁,并多次被带至盖世太保总部(84 Avenue Foch)接受审讯。审讯由SS中尉胡戈·布莱希(Hugo Bleicher)主导,他以狡猾和残忍著称。

弗雷讷监狱的条件

  • 牢房:狭小(约1.5米×2米),无窗,仅有木板床和便桶,墙壁潮湿,夏季闷热。
  • 待遇:每日仅提供少量面包和稀汤,营养不良导致她迅速消瘦。

审讯与酷刑细节

奥黛特在弗雷讷监狱和盖世太保总部遭受了长达数月的严酷审讯,酷刑手段极其残忍。以下是基于她的自述(《Odette: The Story of a British Agent》)、狱友回忆和历史研究的详细描述:

  1. 殴打与鞭打

    • 形式:审讯者用拳头、木棒和皮鞭反复击打她的脸部、背部和腿部。皮鞭带有金属尖,撕裂皮肤。
    • 细节
      • 第一次审讯,她因拒绝回答被扇耳光,脸颊肿胀,嘴角流血。
      • 随后几天,她被绑在椅子上,背部被鞭打至少20次,伤口深可见骨,血流满地。她回忆:“鞭子落下时像火烧一样,但我咬紧牙关不喊。”
    • 频率:每日1-2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
    • 后果:背部留下永久性瘢痕,肋骨可能有轻微裂痕。
  2. 拔指甲

    • 形式:盖世太保用钳子拔掉她的脚趾甲,逐一操作,伴随冷酷的质问:“你的无线电员在哪里?”
    • 细节
      • 她被绑在铁桌上,双脚固定。审讯者先用针刺入指甲下制造剧痛,然后拔掉至少两个脚趾甲(大脚趾和第二趾)。
      • 鲜血涌出,她因疼痛昏迷,醒来时脚趾感染化脓。
    • 后果:脚趾永久畸形,走路时疼痛持续数年。
  3. 烙铁烧灼

    • 形式:一根烧红的铁棒被按压在她的背部和手臂内侧,每次持续数秒。
    • 细节
      • 她被命令脱下上衣,双手铐在身后。烙铁接触皮肤时发出嘶嘶声,散发出焦肉味。她尖叫了几次,但很快咬唇沉默。
      • 至少有5处烧伤,每次间隔数分钟,审讯者以此逼问彼得的真实身份。
    • 后果:背部留下圆形瘢痕,战后仍清晰可见。
  4. 悬吊与站刑

    • 形式
      • 双手被铐在头顶铁环上,双脚离地,悬吊数小时。
      • 或被迫站立在狭窄牢房中,连续数日不许坐下,脚踝因童年残疾更加肿胀。
    • 细节
      • 一次悬吊长达6小时,肩膀因拉伸几乎脱臼。她被放下时瘫倒在地,无法动弹。
      • 站刑期间,她靠墙支撑,腿部肌肉痉挛,几次昏倒。
    • 后果:肩膀和膝盖关节长期疼痛。
  5. 水刑(模拟溺水)

    • 形式:仰面绑在木板上,头部低于脚部,湿布盖脸,水被倒入口鼻。
    • 细节
      • 每次持续约30秒,反复5-6次。她剧烈挣扎,呛水后咳嗽不止,脸部因缺氧发青。
      • 审讯者边倒水边喊:“说出来就停!”她昏迷后被泼冷水唤醒。
    • 后果:肺部轻微损伤,战后常感呼吸困难。
  6. 心理折磨

    • 手段
      • 谎称她的三个女儿已被英国当局“处理”,或威胁将她们交给纳粹。
      • 将她带到其他囚犯的处决现场,逼她目睹枪决。
    • 细节
      • 一次,她听到枪声,看到一名年轻抵抗成员倒下,血溅到她脚边。她低声说:“上帝保佑他。”
      • 审讯者展示伪造的“彼得供词”,试图让她崩溃。
    • 反应:她一度泪流满面,但始终未动摇。
  7. 性暴力可能性

    • 争议:奥黛特未明确提及性侵犯,但狱友回忆她对男性看守表现出恐惧,可能遭受过性羞辱(如被迫脱衣或言语威胁)。盖世太保通常避免直接性暴力以维持“专业形象”,但不排除个别虐待。
    • 后果:心理创伤可能加剧她的沉默决心。

抵抗策略

  • 虚假身份:她声称自己是彼得·丘吉尔的妻子,并谎称彼得是温斯顿·丘吉尔的侄子。这让盖世太保误判她的价值,暂时保留她的性命。
  • 沉默与误导:她只提供早已暴露的信息(如废弃的安全屋地址),拒绝泄露无线电员或抵抗网络详情。
  • 精神支撑:她通过回忆女儿和哼唱童谣(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保持意志力。她后来说:“我告诉自己,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身体状况

到1943年7月被转移前,她体重降至约40公斤,头发脱落,脚趾感染严重,背部和手臂满是伤痕。狱友称她“像幽灵,但眼中仍有光”。


后续与结局

1943年7月,奥黛特被送往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关押在惩罚区。她被迫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搬运石块),并因拒绝为纳粹缝制军服被单独监禁。她在狱中感染痢疾和坏血病,身体极度虚弱,但奇迹般存活至1945年5月解放。

  • 解放:1945年5月1日,拉文斯布吕克被苏军解放。彼得·丘吉尔(同样幸存)作证她的英勇。
  • 荣誉:1946年,她获乔治十字勋章(首位女性得主),法国授予“荣誉军团勋章”。

影响与遗产

  • 军事贡献:她的沉默保护了“纺锤”网络的残余成员,为盟军在法国南部的行动争取了时间。
  • 文化影响:她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奥黛特》(1950),由安娜·尼格尔主演,成为二战女英雄的象征。

奥黛特·桑松的战斗经历是智勇双全的隐秘斗争,她的审讯与酷刑细节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她用谎言、沉默和精神力量对抗盖世太保,成为SOE女特工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她的故事不仅是对抗纳粹的见证,也是人性坚韧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