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的女共产党员唐桂芝

图片

唐桂芝,1914年生于内蒙古经棚县朱可耗来村(今克什克腾旗柳林乡永远明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唐家家境贫寒,唐文富常年刨圪挞烧炭,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唐桂芝的哥哥们稍长就去给地主当牧童,她也在8岁那年去给别人放猪。唐桂芝13岁时,便被卖给谢家做童养媳,婚后不久,被转卖给梅家,18岁时,又被卖给牛头沟村的傅甲珍。傅甲珍虽然老实厚道,但是家境也不富裕,唐桂芝依然在贫困中苦捱时日。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来到了经棚县,唐桂芝开始了新的生活。1945年秋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棚县第六区成立了民主政府,于海潮政委常到牛头沟村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向地主进行清算斗争。这使在贫困中苦苦挣扎半生的唐桂芝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她积极参加区政府组织的活动,成为当地清匪反霸运动的骨干,被选为村妇女主任。
唐桂芝当选为村妇女主任后,工作废寝忘食,阶级觉悟迅速提高,于1946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被委任为六区妇女主任。翻身后的生活使她深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作为党的女儿,她要永远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就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第六区由窟窿山等三座大山、牛头沟等六条大沟组成。东西15公里,南北45公里,平均海拔1520米。绝大多数部分地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森林密布,地广人稀。解放前,这里土匪出没,恶霸横行。解放后,清匪反霸的任务很大,也很艰巨。

1946年秋,在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犯的同时,地主、土匪、还乡团也一哄而起,向革命群众反攻倒算,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为了打击一哄而起的恶霸地主、还乡团、土匪的反革命气焰,区里决定进一步搞好减租减息,开展一场群众性的、针锋相对的清匪反霸斗争。在这样的形势下,唐桂芝奉命回到自己的家乡牛头沟组织开展工作。

1946年8月24日傍晚,区武委会政委于海潮来到唐桂芝家,通知她牛头沟村出了叛徒,土匪王文焕和伪村长陈宝珠等人勾结起来,阴谋血洗牛头沟,牛头沟的党员必须尽快转移。

于海潮走后,唐桂芝找到牛头沟的另外两位党员岳九洲和岳希武。3人把做好的军鞋隐蔽起来,又把从地主家没收来的羊群赶进了山。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岳九洲和岳希武下山察看动静,留下唐桂芝守护着羊群。

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察看动静的人回来,唐桂芝的心中开始隐隐感到不安,她决定立即下山寻找他们。于是,赶着羊群顺着山间小路向山下走去……

当她来到三岔路口时,突然从路边窜出几个匪徒,唐桂芝情知不妙转身就跑……

“她,她就是唐桂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进唐桂芝耳际,她的心猛地一颤,原来是村干部刘皮匠向敌人告了密。

匪徒们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唐桂芝被捕了。

第二天一早,王文焕命令匪徒把唐桂芝押进了周家大院。
审讯开始了——

“说!你们的于政委在哪儿?”

“快说!你们那些穷棒子区干部都跑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唐桂芝的回答斩钉截铁。

匪徒们冲上来,皮鞭、棍棒雨点般落在唐桂芝身上。但是她犹如挺拔的青松,不折不弯。

王文焕无奈,命令叛徒刘皮匠出来劝降。

几个匪徒把浑身颤抖的刘皮匠带了上来。他卑怯地说:“桂芝,你就说了吧,只要你说出于政委他们在哪儿,就会饶了你,我敢担保。”

“住嘴!你这可耻的叛徒。”唐桂芝愤怒地斥责叛徒,尔后用炯炯的目光逼视着敌人。
“给我打!”随着匪首王文焕喝令,几个匪徒又鞭棍交替地打起来。唐桂芝被打得遍体鳞伤,血染衣衫。可她一次次被打倒在地,一次次又顽强的挺立起来,一派威武不屈的气概。
疯狂的匪徒们把唐桂芝的衣服扒光,装进麻袋,抬到墙上,再往下摔,并且大叫:“让你翻身!放你翻身!”唐桂芝多次被摔,但依然不屈不挠。
匪徒们再次把唐桂芝拉到匪首王文焕的面前。
“你到底说不说?”王文焕叫唤着。
“休想!”唐桂芝再一次扬起她不屈的头。
“好啊,看你的嘴硬,还是我的杠子硬。来人!把她肚子里的小八路给我压出来!”匪徒们拿来了杠子。唐桂芝被压得几次昏迷过去。
先于唐桂芝被捕的岳九洲,怒不可遏地喊道:“你们这些丧尽天良的土匪高兴不了几天啦!”
“我崩了你!”王文焕便拔出了手枪。
这时,唐桂芝挪动双脚艰难地到了岳九洲的身前,把他挡在自己的身后。
王文焕上前一把把唐桂芝拉开,对着岳九洲开了枪。
唐桂芝见岳九洲牺牲倒地,便极其威严地逼近王文焕。王文焕慌乱的对着唐桂芝这位大义凛然的女共产党员开了枪。
唐桂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