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廉政建设网
2016年4月24日,习总书记到安徽省金寨县视察时、听过红军女战士张敏的悲壮故事后,十分感动、十分关切。习总书记问,这个同志后来怎么样了…讲解员回答说,张敏同志在后来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据介绍,像这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金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革命战争年代,全县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而这11000多人仅仅是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9万多无名烈士。在那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金寨县的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参军、兄妹齐上阵”,有的还是“一家三代都去当红军”,“全族参军”、“全民皆兵”的典型也是俯拾即是,满门英烈、全家牺牲的也不乏其人,可谓是“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特别是那些女先驱们,信念更加坚定、态度更加坚决,牺牲得非常惨烈,令人十分敬佩、永世难忘。
一**、沈仲华:受尽酷刑口不开**
1935年9月下旬,金寨境内负责农会和游击队工作的沈仲华等十九位同志被捕。
敌人抓到沈仲华等同志,欣喜若狂,想就此机会将农会组织和游击队一网打尽。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提审。敌人对沈仲华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审问,毫无结果。
一次提审后,沈仲华回到牢房,难友们关切地询问起审讯的情况。沈仲华聚拢大家,说:“革命战士、共产党员就是要经得起任何考验。敌人是不会让我们活着出去的;但我们活一天,就要和敌人斗一天。现在敌人关住了我们的身子,却关不住我们的嗓子。来!我们用歌声来让他们颤抖。”大家围坐一起,唱起了《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雄壮的歌声如一股洪流激荡着牢房的每一个角落,响彻云霄。
次日下午,敌人将沈仲华单独关进一个牢房。不一会儿,牢门打开,提审她的副官进来了。
沈仲华道:“你又找我做什么?”
敌副官一脸谄意,道:“我特意来看你的。”
沈仲华一个冷笑:“谁要你看。你姑奶奶向来用不着狗来看。”
敌副官不以为然:“你不要这样凶。你要是不说的话,会死人的。年纪轻轻死了多可惜!只要你答应不干共产党,我保你不死,说不定还能做我的太太……”
沈仲华听到这些,本想给他一个耳刮子,无意中却发现他身后挂着一把亮晃晃的刺刀,便默默地待他把话说完,似笑不笑地应道:“好啊。但你总得把我的手松开吧。”
敌副官以为她回心转意,满心欢喜地解开了沈仲华反绑的双手。沈仲华乘其不备,敏捷地抽出刺刀,迅速地刺向他的胸口刺去,敌副官硬是没有反应过来,便瞠着双眼、哼都不哼一声地倒下了。
沈仲华再次被带到审讯室。这次审讯室里摆满了各种刑具:老虎凳、烙铁、皮鞭、大刀、吊绳……
“你怎么敢刺死我们副官,你们在山里隐蔽的到底有多少人。他们藏在哪里?快说!”一个敌军官歇斯底里地吼道。
沈仲华昂首挺胸,冷目横对:“多少人吗?全中国受苦受难的老百姓都是我们的人!”
一阵酷刑,沈仲华昏死了过去。
两天后的下午,沈仲华第三次被带到审讯室。
敌人急不可耐地问道:“你到底说不说?”
沈仲华应道:“还说什么?要话一句没有,要命一条。”
敌人穷凶极恶,把特制的电话线插进她的手缝里,再狠摇电话机。沈仲华感到一阵麻木,但她强忍着;敌人又将她双手反剪腾空吊在屋梁上,背上压上四块砖,她还是强忍着;敌人再将她按在地上,强灌辣椒水,辣椒水从她口中、鼻中喷涌出来。她昏迷过去,丧心病狂的敌人却用凉水把她泼醒再灌……
次日,沈仲华在难友的呼唤下,从昏迷中苏醒。望着围在身边的难友,她还不忘安慰和关心:“我不要紧。大家都很好吧?”敌人见她醒过来,二话没说,又把她拖进审讯室……敌人用尽酷刑,却未能使仲华松口半分,最后黔驴技穷,决定杀了她。
1935年农历10月6日下午,狱中16位同志均被押了出来。沈仲华明白这已是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抬起头来看了看火红的太阳,拽拽衣襟,在难友的搀扶下,艰难地走到吴家店街北河边的草坪上。
敌人先开枪打死了十五位同志,然后将沈仲华向前推搡两步,鸣空放了一枪,对她道:“听着!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说了还不晚。”
沈仲华竭尽全力支撑起虚弱的身体,怒斥道:“别废话!要杀便杀,共产党是杀不尽的!红军很快就会回来了,你们的日子不长了……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
“快开枪!快开枪!”敌军官气急败坏地向手下命令道。
“砰……”山中树林间的秋叶被震落了一地…
二、 余品英:面对死亡心不改
1932年秋,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主力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国民党匪军30多万乘虚直入,整个苏区一片白色恐怖。豫东南道委指示道委常委兼妇女主席余品英和夏营长带领一部分逃难群众向深山转移。然而,当他们来到椿树坳的山岭时,被敌人包围了…当余品英将仅剩下的两枚手榴弹盖子揭开,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时,被从后面窜过来的两个敌人抱住了。
敌人对余品英、夏学山进行审讯,每次都是严刑逼供。可是,任凭敌人如何凶残,这两个坚强的战士什么也不说。最后,敌人要他们自首,也被他们严词痛斥。
一天,审讯又开始了。残暴的敌人钳来两个烧红的犁铧尖,对品英说:“你们共产党爱穿红的,这是给你准备的一双红绣鞋。你要是自首了,就不用穿了;你要是再硬下去,就请你把它穿上!”
余品英说:“难得你们知道我们共产党的爱好。这鞋,我穿!”说着,她便把鞋子脱下来、毫不畏惧地站在两个烧红的犁铧尖上……顿时,一股人肉的焦糊味直刺人鼻,余品英虽然痛得大汗淋漓,但未叫一声。敌人无可奈何,又对夏营长下毒手。他们将夏营长的四肢绑在被拉弯下来的四棵大毛竹上,然后猛地将竹子松开,夏营长被撕成四块,鲜血淋漓,吊在四棵竹子上。敌团长指着夏营长的尸体,对余品英说:“他是你的镜子。你要是愿意自首,我还可以成全你!”
余品英悲愤激昂地说:“不要啰嗦!你们任何手段都吓不倒共产党人。我等着你们这一招!”敌人无计可施,最后将余品英剁成了四块…
年仅22岁的余品英,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三、张敏:用孩子的生命换来战友的安全
1934年11月,红25军西去长征后,留守在大别山区的红军处于更加危险的环境中。在此期间,金寨县金刚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金刚台妇女排。 有一首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她们的战斗生活:“山沟石洞是我房,树枝稻草盖身上,山菜野果能当粮,三天不吃打胜仗”。
她们中的女战士张敏带着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由于缺粮断炊、营养不良,导致张敏身体较差、缺少奶水,孩子经常饿得是哇哇直哭。有一天,正当敌人又一次开始搜山清剿时,孩子又饿得大哭起来。随着敌人的一步步紧逼、一步步靠近,孩子的哭声随时都会暴露十几个战友的藏身之处,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的张敏来不及多想,毅然地将空瘪的乳头紧紧地堵住孩子的嘴,紧紧地捂着、捂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好像几个世纪那么漫长。
敌人走远了,战友安全了,张敏却发现孩子面色发紫、早已没有了呼吸,张敏的心碎了…她含着泪说:“孩子,娘对不起你啊!娘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战友们被保护下来了,大家含着泪,用手扒了一个坑、准备将孩子那小小的遗体掩埋起来。可是,张敏怎么也舍不得放下怀里的孩子,她就那么紧紧地抱着、紧紧地抱着……
2016年4月24日,习总书记到金寨县视察时、听过红军女战士张敏的悲壮故事后,十分感动、十分关切。习总书记问,这个同志后来怎么样了?讲解员回答说,张敏同志在后来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据介绍,像这样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金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
1934年12月,红25军转移后,敌人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地“围剿”。共产党员汪乃应带领的南塘乡游击队100多人在炮仗尖遭到敌11路军一个团的包围。为了掩护其他同志转移,队长汪乃应等7名队员在战斗中被俘、就义。汪乃应的妻子张尚文等十多名队员在敌人搜山时冒着寒冷躲进水塘,利用满塘霜打的荷叶藏身。为了不发出声响,张尚文同样也是忍痛将自己刚刚出生11个月的儿子活活捂死…最后,同志们安全了,孩子却没声了…
四、王明玉:用自己的生命保守伤病员的秘密
王明玉,也是金刚台妇女排的一名女战士、女护士。在一次战斗中,弱小的王明玉跌倒了、又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这样,硬是将20多位不能走动的伤病员一个个地背到树林深处隐蔽起来。
当她回到村子里去取药箱时,不幸落入敌人的魔掌。敌人看她背着药箱,就知道她是名红军医生,便严刑拷打她,逼她说出伤病员的下落。但是,她却咬紧牙关、什么也不说。敌人没有办法,就用更加毒辣的手段,将王明玉推到在雪地里,用皮鞭狠狠地抽打,一鞭、两鞭、三鞭…… 可怜的王明玉,一身单薄的破衣服,一会儿就被打成了碎片,鲜血随着敌人的鞭子,落在雪地上,染红了一大片。
眼看硬的不行,敌人又用糖衣炮弹来诱惑她。但是无论怎样,王明玉始终不为所动,气得敌人要“活埋她”…在去与留、生与死的面前,王明玉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扯了扯被打得稀烂的衣服,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然后昂首阔步、纵身跳进了坑里…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战友,王明玉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
五、晏来香:为诱敌人、勇跳悬崖
巍巍的金刚台耸立在金寨的北部,山高林密。1936年冬,大雪笼罩着金刚台。一天,商南县委书记张泽礼的爱人晏来香和十几个战友正在猫儿石一带活动。大家两天没有吃一粒粮食了,身体极度虚弱。刚坐下休息,就发现敌人在搜山,大家只得一路快跑,躲进一片树林。年轻的晏来香见大队敌人向战友们藏身的树林方向搜来,她便毅然地冲出树林,用力地朝着另一方向跑去、把敌人引走。晏来香跑着跑着,跑到了一座悬崖边,无处可逃、无路可走了…可身后的敌人已追上来了!为了不当俘虏,她纵向跳下深涧、英勇壮烈牺牲。
六、詹风梅:受尽酷刑、忠贞不二
詹凤梅,1926年加入农会、任小组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乡苏维埃妇委会主席、县苏维埃委员。她积极组织和发动妇女拥军优属、锄奸支前。1932年冬,红军主力西征后,她带领妇女游击队侦探敌情、筹集军粮、护理伤病员,积极配合部队开展游击战。
1933年2月,詹凤梅不幸被捕。敌人对她施用种种酷刑,把她10个指甲缝钉上铁钉,用铁丝穿透她的乳房,牵着押送给驻金寨吴家店的国民党军。但无论怎样,詹凤梅----这位年轻的女性,始终坚贞不屈、初心不改。最后,敌人把她绑在电线杆上,残酷地先后割去她的鼻子、耳朵、乳房、舌头,敲掉牙齿,挖去双眼,最后残酷地将她剁成4块…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搜集整理)
责任编辑:齐令嘉